見招拆超 謹慎網購藏“貓膩”
又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時節,又是購物旺季,忙碌的人仍在網上尋找便利,省錢的人也在網上淘貨,雖然陷阱多多,但各種不同于逛街的優勢,還是深深地吸引這個時代的消費者,要想在網上規避風險,必須要練練內功了。
服裝陷阱:貨不對板
近日,鄒小姐在淘寶網上看中了一件新款風衣,說是2折促銷,上百元的衣服折后價只要30元,她看店家是5鉆級,信用度不錯,便放心地拍下了這件衣服。發貨速度還算快,3天的時間就收到了,當鄒小姐打開包裝時發現,從衣服的顏色、布料、款式到做工,都和網站圖片有很大出入,于是她立即聯系了賣家。賣家表示,網上圖片沒有標明是實物拍攝,不存在欺騙,如果想退貨,鄒小姐還應支付快遞費15元。最終,她還是沒有退貨,只是給了賣家一個差評,因為是30元的衣服,如果為退貨再支付15元快遞費,實在不值。
見招拆招:
在網絡上買任何東西都是大事,更是件細活兒。別以為隨便看看商品信息、看幾句評論就能下單掏錢,一些騙子網站專門賺這種黑錢。曾有資深網友歸納出網購衣服的7條經驗,作為消費者在網購時的重要借鑒。1.賣家的好評率得高,至少要有97%。2.97%以上的買家對其價格和質量的評價要優良。3.掌柜的發貨速度要快,這是很重要的。4.賣家已經加入淘寶系統的消費者保障協議。5.消費者一定要要求店家展示衣服的實物圖,最好有細節圖。6.盡量選擇有特許經營證書或者授權的網店,并向賣家索取發票。7.消費者最好選擇貨到付款的方式。
鞋包花招:真假難辨
林女士曾在網上發帖稱,她在網上買到“仿單”鞋后投訴無門。林女士在某網店訂了一雙賣家稱是某品牌的正品鞋,價格只有正品鞋的1/8,穿了幾天后她感覺有假,于是到該品牌專柜去驗貨,發現是假貨。但因為沒有專業機構對假貨的認定,賣方又不配合,最后投訴只能不了了之。
見招拆招:
有一位朋友因買鞋被騙了好多次,他告訴筆者:“在網上買鞋子,如果是牌子的鞋子,那要看這家店鋪整體,看看他家的店鋪是不是有承諾;再就是原價與現價的關系。”其實,網上買鞋的人相對較少,主要擔心鞋碼不合適,更無法判斷穿在腳上是否舒適,僅僅是因為便宜二字,讓不少人紛紛試水。除了用價格、賣家資質辨別真偽,你可以選擇具有詳細說明的網站,正規的賣家會詳細列出尺碼、材質、顏色等商品細節,標注得越詳細,參考價值越高。對于包而言,賣家通常和衣服、配飾混搭,讓你有購買的沖動,既有高價包,又有地攤價。
配飾飾品:質疑質量
看到網上金光閃閃的項鏈、耳環,還有風格各異的帽子、圍巾,不少人也想買一件為春裝搭配。但殊不知,這些飾品的“貓膩”最多。網上的修飾詞天花亂墜,信誓旦旦。張女士一時禁不住誘惑,就花360元買到了“上等水晶”手鏈,誰知所謂的“水晶”手鏈竟是廉價的玻璃制品。
見招拆招:
飾品造假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兒,隨便買點帶著玩也就算了,有些人把目光鎖定了珠寶商品,消費者看到超便宜的價格,剛開始有些許的懷疑,再一看網上的“免稅”、“庫存貨”等低價的借口,有人就信以為真了。黃金珠寶鑒定中心曾做出過提醒:在網上購買珠寶等貴重物品時,應當心不良商家設置的消費陷阱。
外貿尾單:多是假貨
有人一聽說是“原單”、“尾貨”就毫不猶豫地購買了,他們為超低的價格找了個借口。因為是尾貨,所以商場里的大牌能賣到“白菜價”也屬正常了,還懷疑什么真偽呢?這種想法大錯特錯,不少商家聲稱自己出售的衣服是某國際大品牌的“原單尾貨”或“外貿追單”,甚至還標稱“原單正品”,消費者買回來一看就發覺是假貨。有網友氣憤地說:“不管我是否買得起上萬元的原單貨,但商家拿粗劣的假貨當大牌,拿化纖當真絲叫賣,掛著羊頭賣狗肉,就是以奸商的行為在騙消費者!”
見招拆招:
一些行內高手透露,國際大品牌服裝的外貿尾貨非常少,更別說正品了,而網上到處都是原單尾貨,這種現象本身就是騙局。所謂外貿原單或尾貨在數量上很少,并不容易碰到;此外,消費者更不能對價格太便宜的名牌服飾抱太高期望。比如CHANEL、GUCCI、PRADA正品最少都要幾千元一件,幾百元的肯定是假貨。所以,除了網購,消費者還需要多逛逛專賣店,至少能加強自己對正品的鑒別能力。有人會問:“賣家說可以拿去到專柜驗貨的?”善良的消費者,不要相信專柜驗貨的說法。有些商家為了讓消費者相信自己賣的是正品,有意打出“專柜驗貨”招牌。實際上,品牌服裝的專柜也不可能幫你驗貨;就算驗出假貨,你真以為能那么順暢地與賣家談判嗎?還是老老實實地學會識破騙局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