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富一方的高端理財經
最近一段時間,對于國家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來抑制通脹,某些投資?
“前幾天,和幾個做生意的朋友一起吃飯時說到今年的理財形勢,大家都覺得手中的閑錢可以投資信托理財產品,雖有一定的風險,但是高收益面前還是能夠平衡大家渴望賺錢的想法的。”在濟南從事餐飲行業的李先生告訴記者。在信托類理財產品投資過程中,銀行會不斷監控、跟蹤貸款的動向,從而可以最大程度上規避信托項目的投資風險,但是今年被重新炒高的年化收益會不會又是一場竹籃打水讓我們霧里看花水中望月?
穩健投資是首要
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有些銀行甚至將信托理財的年化收益率預期近十,面對如此大力的供給,有些老百姓認為投資的時機已經成熟了,如此高的收益已經可以看見最大化的利潤空間了。可是,市場真的能如預測那樣發展嗎?對此,專家警告投資者,由于購買信托產品時的準入門檻較高且投資范圍廣,在投資時要尤為審慎,特別是在監管趨緊的背景下,2011年信托理財應更注重“穩健”。
開門紅致期限加長
近期多數銀行的理財產品都處于一種與CPI較勁的狀態,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
與之不同的是信托類理財產品卻在其中延續了2010年的良好勢頭,在剛剛開年的兩個月里便取得了“開門紅”。較之于2010年,無論是在發行機構上還是在發行產品的數量和規模上,2011年的信托理財更勝一籌。
對此,有專家預測今年的信托理財將面臨較好的投資機遇,信托產品有望量價齊升。隨之而來的就是一路看漲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使得發售的信托產品的期限也隨之大大增加。
團購信托不可行
信托產品投資起點高與高利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得一些自己不太充裕的投資者心癢難耐,有人就聯想出了這樣的辦法:團購。業內人士稱組團購買這種方式不可行。因為市民的這種自發的組團購買很容易出問題,信托類的理財產品是高收益與高風險并存且高收益并不一定會像預期那樣實現,所以,一旦遇見產生損失本金的情況就會引起投資者的經濟糾紛,這種方法切不可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