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消費市場走訪:“這個春節過得成本有點高”
消費熱點層出不窮。
“菜籃子”:比以往來得更沉重些
“才隔一天,辣椒每斤又漲了一塊。”家住北京西紅門的牛大媽一出菜市場就跟老伴抱怨。對于今年節前菜價,牛大媽的感受是,她平常常吃的蔬菜都在“蹭蹭”漲,“春節菜籃子沉重不少”。
記者走訪北京新發地等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發現,除大白菜、蘿卜等冬儲菜價格保持基本穩定外,其他品種蔬菜都有不同程度上漲。新發地統計部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蔬菜加權平均價上漲超過20%,而去年同期漲幅不足3%。
無獨有偶,記者在濟南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匡山農產品交易市場采訪也發現,熱銷蔬菜價格均出現明顯上漲,以節前在當地頗受歡迎的蓮藕為例,由于當地市民有春節炸藕合習俗,蓮藕價格已從2個月前的每公斤3元左右,上漲到每公斤6元。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月中旬全國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顯示,當期監測的29種食品有27種出現不同幅度的價格上漲,其中,蔬菜價格漲幅尤為明顯;商務部發布的數據也顯示,農產品價格已連續五周保持上漲,其中,1月17日至23日,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上漲12.6%,漲幅進一步擴大。
濟南蔬菜批發商老劉向記者表示,今年節前菜價比去年貴,主要是由于南方冰凍雨雪天氣導致貨源短缺,另外,節前不少商販也抓住消費者擔心年根菜價過高提前囤菜的心理進行試探性提價。
采訪中,一些市民對往年常于春節臨近發生的食品漲價現象今年提早到來表示擔憂。濟南市民林凱說,元旦以來菜價一直看漲,已感到春節菜籃子沉重許多,“跑不贏通脹躲通脹”,很多平時喜歡吃的水產品現在都有些舍不得買了。
北京新發地統計部主任劉通分析說,這一波菜價上漲主要是“天氣惹禍”與節日效應相疊加的結果,由于節前南方大部分地區一直遭受低溫雨雪天氣,很多地方出現蔬菜減產。“在天氣影響與節日效應解除之前,反季節蔬菜價格一時難以下降”。
服裝:價高難抑“穿新衣”熱情
除了“吃的”,今年的“過年新衣”價格之高同樣令人吐舌。
記者走訪上海久光、太平洋等大型商場看到,與往年三折、四折“滿天飛”相比,今年春節服裝消費市場折扣并不“給力”,大部分品牌最多給出五折折扣,而即使是打完折,低于千元的冬季外套依然很難尋覓。
上海一服裝店店主薇薇說,價高主要源于成本上漲,棉花漲了近30%,人工成本也在漲,春裝價格要上漲15%至20%,而“成本漲幅肯定超過這個”。
不過,價格高漲并沒有阻擋顧客購買熱情。上海太平洋百貨徐匯店企劃科朱黎敏告訴記者,很多品牌早在節前一個月就已開始促銷布局,盡管商品單價上漲,“但今年還是開門紅。”
在北京,人們購置“過年新衣”同樣熱情高漲,記者走訪木樨園、大紅門等服裝市場發現,市場人氣急升,連周邊道路也比以往更為擁堵。
家電:消費高峰悄然而至
春節歷年是家電消費的重要節點,隨著節日來臨,各大家電賣場呈現購銷兩旺的局面。
記者走訪蘇寧、國美位于北京的幾家門店看到,無論是彩電、冰箱等傳統家電,還是手機、電子書等數碼產品,均有不小優惠,有的讓利幅度甚至過千元,相較五一、國慶節期間,同品牌相近類型產品價格并未見明顯上漲,有的還有數百元下調。
北京的張先生剛買了新房,趁著節日優惠,他在一家電賣場將彩電、冰箱等大件一次搞定,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節日期間,像張先生這樣一次性將大件買齊的顧客不少,相比過去,消費者更關注清晰度、節能等指標。
記者采訪發現,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價格已不是消費者選購家電的首要關注要素,真正滿足個性消費者的高性價比、提升智能生活體驗的改善型家電產品消費日益成為消費熱點。
以彩電為例,國美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LED彩電、3D電視日益成為城市消費者首選,近期大尺寸的、高清晰的LED彩電銷售占比超過了70%。{page_break}
為應對節日消費高峰到來,蘇寧此前啟動了300億元采購,確保春節暢銷貨源的充足供應和價格平穩,在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情況下,彩電、手機、數碼產品等消費類電子產品平均價格甚至還在逐步“向下走”。
國美也表示,已提前與供應商簽署合作協議,通過大單采購、聯合促銷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費者以最低的價格買到家電產品。
值得一說的是,家電的網購銷量增長迅猛。蘇寧披露數據顯示,過去的2010年蘇寧網購銷售額達到20億元,“單日銷售正以比去年翻幾番的速度增長。”蘇寧電器相關人士對記者說。
賀歲金、iPhone……消費熱點層出不窮
同往年一樣,今年春節消費熱點層出不窮,這其中,與“兔”有關的各種賀年黃金珠寶飾品、以iPhone為代表的新型消費電子產品尤為“火熱”。
在北京,菜百首飾節前黃金日均銷售達近億元,“祥運兔”“瑞兔”系列、吉祥錢系列以及各種千足金擺件、金條成為消費熱點,菜百有關負責人表示,與往年相比,兔年新春前夕銷售同比增長達到60%以上。
在上海的各大黃金珠寶城,前來咨詢購買黃金首飾制品的消費者同樣絡繹不絕,投資性金條及各種紀念幣都是消費者青睞對象。老廟黃金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相對于賀歲金條,投資金條更簡單,更受實物黃金投資者歡迎。
時下,擁有一臺心儀的新型電子產品成為許多人節前愿望,這令iPhone、iPad、電紙書等新型消費電子產品成為市場寵兒。
記者在上海徐家匯商圈的幾家3C賣場看到,iPhone、iPad、電紙書、數碼相機等產品柜臺人氣要遠遠高于其他產品。特別是iPhone4,由于運營商中國聯通的銷售已供不應求,顧客目前要等待4到6個月才能拿到貨,于是許多消費者選擇到3C賣場購買。
各方全力保春節市場供應
從走訪情況看,盡管節前一些商品價格不便宜,但供應充足,特別是在南方持續低溫雨雪天氣導致農產品減產的情況下,主要農副食品供應依然正常,未出現明顯短缺現象。
這得益于各地政府相關部門及企業提前準備、打好提前量的系列措施。
在北京,北京市商委與河北、山東等供京蔬菜主產地政府在新發地等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開展“七省區市保障春節期間首都市場蔬菜供應聯合行動”,蔬菜日均供應量將增加2000噸以上,增幅達10%至15%。
在糧油食品行業龍頭企業中糧集團,企業開足馬力保障節日期間食品供應,中糧表示,成本上漲因素導致食品企業面臨較大運營壓力,企業將通過增加市場份額、提高管理運作效率等一系列措施抵消成本壓力,確保產品保質保量供應。
在江蘇南京,工商部門牽頭從東北調運1.2萬噸優質大米,陸續運達各糧油批發市場,充實市民節日期間“米袋子”。
在湖南衡陽,政府先后投入5000多萬元建成59個200畝以上蔬菜基地,滿足市民日常需求同時還能在雨雪冰凍、節假日等特殊時期,確保蔬菜價格穩定。
在陜西西安,陜西油脂集團購買5700噸省級儲備食用油,以限定價格投放市場,同時與各大超市商談,確保省級儲備食用油及時銷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