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國:“套路”是服裝品牌核心競爭力首要商業設計模式
當前國內品牌在不同發展階段所需要的設計和管理是不一樣的:三五個人做設計和在擁有成百上千、甚至上萬人的公司做設計方式不一樣。在幾千上萬人的團隊里,就一定要依靠系統去做,去打造這個系統的管理。國內品牌現在在設計研發上有一個特征——“打散彈”,也就是一季訂貨會要上200個款,就得做800個款,有600個款是浪費的。
實際上,設計管理針對于零售而言,第一是建立一個以零售系統、模式為特征的研發體系;第二是打造一個有管控機制的研發系統;第三是在不同節點的管理上,形成一個對結果有管控的合理評估體系。
一旦這些系統建立起來,品牌就會有很清晰的定位,而品牌發展也不會去依賴設計師。如果做到不依賴,品牌發展是可持續的。不依賴是設計管理一個比較核心的思想。
設計管理要建立在規劃的基礎上,即有規劃才有可能做管理。你的品牌是否有有三年的策略性規劃、五年的戰略規劃,是否有一個規劃落地的計劃。這是幾個不同層次概念。
商品規劃對品牌非常重要。商品規劃在國外叫MD,其負責人的地位甚至高過藝術總監,有些公司還由老板親自兼任。品牌商品規劃做得最好的是日本公司。優衣庫為什么能在金融危機中異軍突起,每天有1000億日元的銷售業績?這得益于他的商品規劃。
今年,北方市場的消費者會發現,優衣庫出了一個新東西,薄的羽絨服,標價499元人民幣。優衣庫的這個商品規劃絕不是來源于銷售業績的數字本身,而國內有些企業的商品規劃就來自于數字,比如由銷售部門提供數字,去年這個款賣了80000件,今年改良一下看能不能賣10萬件。這種做法叫“用經驗來做明天”,看著很保險,實際上風險很大。
商品規劃是根據品牌發展需要、競爭需要、市場需要、消費者需要制定的策略。比如,美特斯邦威去年推出了一個卡通系列。它的一個設計總監跟我說,這個卡通系列使得該品類的貢獻率提升了100%多,樓層平效的貢獻率提升了80%多,這就是規劃的作用。所以商品規劃跟設計很有關系。
有了商品規劃后,設計的規劃才開始落地。我接觸了很多設計師,他們所想的就是要做主題、做感覺。但是我在和國內外顧問公司的溝通過程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從品牌商業運作的角度看,所有設計的元素都可以定量。以前我覺得設計要靠感覺,設計是定性的,憑什么去定量。但是現在我認為,設計可以定量,這個定量可以為商業規劃、設計規劃提供可靠的依據,從而再去建立你的系統,這對于每個公司都不一樣。我們說“品牌可以學習,但是不可以復制”道理就在這里。
再延伸點來講,現在的設計系統無非是兩種,一個是平面式的設計管理,一個是垂直式的。我問過很多國外大公司,他們很多都是垂直式的設計管理。垂直設計管理就很像流水線,越做越精,比如你做袖子的,以前一天做20個,現在可以做50個。
另外,我認為套路是一個品牌核心競爭力最重要的東西。你的商業模式有套路嗎?研發模式有套路嗎?設計管控有套路嗎?我看過艾格的法國公司給他做了一個系統的規劃,200多頁紙,非常有規劃。這個套路是根據消費者市場需求不斷去梳理,然后篩選出核心的東西,再把這些東西轉換成設計元素做設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