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14日主要財經媒體新聞摘要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一舉突破6.6關口 在連續三個交易日顯著上漲后,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于13日一舉突破6.6的重要關口,再次創下匯改以來的新高點。但是,即期市場則在午盤后逐漸回歸冷靜。 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13日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為6.5997,人民幣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31個基點。中間價突破6.6的關口讓市場頗為興奮,人民幣在即期市場早盤高開高走,交投活躍,最高探至6.5931,但是午盤后由于美元買單上升,人民幣開始回落,最后收盤于6.6046,較前一交易日微跌。 新興經濟體掀加息潮 須提防資金逆流 來勢洶洶的通貨膨脹撬動了新興經濟體的加息潮。繼秘魯、泰國之后,韓國央行13日也宣布加息。 市場分析認為,經濟的良好增長態勢和熱錢流入給新興市場經濟體帶來物價壓力,這是采取加息措施的主要原因,但這同時也會給新興市場帶來資金逆流的風險。 13日,韓國央行宣布,將七天期回購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2.75%,并暗示3月或4月將再度加息。同時,韓國政府公布了多項措施抑制通貨膨脹。 上周,秘魯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至3.25%,12日泰國央行也宣布加息25個基點至2.25%,并明確表示加息的目的是為了抑制通貨膨脹。 海外一些經濟師認為,目前加息對打壓通貨膨脹來說為時已晚,但央行應該適時發出對物價深感恐慌的暗示和措施。 通貨膨脹是近期困擾全球特別是新興市場的主要問題之一。印度、俄羅斯、巴西、土耳其、印尼等大型新興市場國家的物價水平持續保持高位增長,目前的通貨膨脹率徘徊在5%至10%不等的高位。分析人士猜測,這些新興市場國家在貨幣政策上會有一定動作。 人民幣升值有望催生股市交易性機會 近期人民幣再度進入對美元升值通道,1月1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6.6,再創匯改以來新高。對此,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升值對于抑制輸入型通脹壓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改善貿易爭端等多方面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對A股的市場影響仍不確定;短期來看,人民幣升值可能給市場帶來一定的交易性機會,但出現趨勢性機會的可能性較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