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退路的時候自然會往前走!
你一定想不到,現在擁有三個車間、幾十臺機器的李慧,一度無業。當被問及怎樣走上創業之路時,李慧告訴記者,人沒有了退路,自然就會往前走。
家成了她的實習工廠
1991年,李慧的丈夫因單位不景氣,提前下崗,當時李慧是來津投夫的外地人員,沒有工作。丈夫有病,孩子還小,全家人吃飯成了難題。
“我當時就想自己還年輕,不能依靠國家救濟,要憑努力闖出一條生路來”。后來,李慧在一家商場找到了一個賣服裝的工作,每月只有200元的收入,一天站8小時,但李慧很知足,她覺得這是一個絕處逢生的機會。她開始了解服裝買賣的生意經,各類服裝在她手里賣得快,價格也好。此時,李慧腦子里萌生了自己開辦服裝裁剪店的想法。
此后的兩年里,她學著做起服裝。她開始用廢報紙學剪裁,剪出了樣子用針線縫合好,或用漿糊粘合好,讓丈夫和孩子穿上,經反復實踐,有點成型了。她再用最便宜的布頭,照紙樣裁剪好做成服裝,讓她丈夫和孩子試穿,那陣子丈夫和孩子身上穿的衣服全是她做的。
1995年因商場轉行,她也下崗了。李慧又到一家服裝店去當縫紉工,晚上騎車往返60余里地,學習服裝裁剪。半年后,她拿到了服裝裁剪、制作、燙熨、整形等全套的合格證書。由于沒有資金,李慧就在家里開起了小型服裝加工店。鄰居們都夸她活細致、標準、合體、舒適,在周邊居民區里,李慧服裝店有了小名氣。
8萬元籌建工作室
經過2年積攢,李慧有了2萬元積蓄,從朋友那里借來了3萬元,李慧終于有機會創建自己的“丹慧服裝工作設計室”了。
為了租到便宜點的房子,李慧一下子付了整整三年的房租,再加上購買設備,當時她手里就僅剩下500元了。緊要關頭,居委會的王主任出資3萬元贊助了她,李慧當時激動得哭了起來。就這樣,8萬元終于讓李慧完成了開店的心愿。
李慧先后安置了本社區里的20余名下崗姐妹,她手把手地教她們服裝制作技藝,由包縫、制作、熨燙、鎖扣眼、釘扣教起。再教她們裁剪、整形等工藝。員工們非常努力,不到一年的時間,李慧就還上了借款。而且還能做到每月準時發放員工的工資。“我尊重這里的姐妹們,信任她們,她們保證了服裝100%合格。”
損失4000元換來大客戶
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各個服裝店爭搶生意的現象十分嚴重。一個偶然機會,李慧在天津某外貿部門爭取到了一批來料加工訂單。外貿部門跟單員在交待加工活時,將尺寸報告錯了,在通過出關檢驗時,發現了問題,這時距出口上船只有兩天時間。
這400余套成人服裝要不要重新返工修改,讓“丹慧服裝工作室”的姐妹們犯了難,因為錯誤責任原本就不屬于她們。但李慧毅然決定將全部成裝開包返工。望著堆得像小山似的成裝,全體工作室的姐妹們,打開包,一件件拆改,兩天兩夜的連續工作,姐妹們的眼都熬紅了,實在完不成了,他們甚至連家屬、親朋都動員來,幫忙拆改。兩天后,400余件成衣改制任務完成了,那家外貿部門也成為她們的終身固定大客戶。
現在的“丹慧服裝工作設計室”擁有專業設備20余臺,占地300多平米。今年,李慧準備創建打造自己的品牌,創建一個真正替老百姓著想的、實惠的服裝品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