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迎建的“革命”
漢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10年超出很多人預料地爆發:年初,漢王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子閱讀器供應商,受邀赴美國拉斯韋加斯參加國際頂尖的電子消費展(CES),并成為IT界的“大人物”。
4月13日,在北京中關村漢王大廈簡樸的會議室里,劉迎建接受了環球人物雜志記者的專訪。“現在只是開始,未來電紙書一定能把漢王帶進‘世界500強’!書報刊革命,我們走到前頭了,而且我相信,這個先發優勢不是暫時的。”劉迎建毫不掩飾他已經爆發的“野心”。
被業界稱為“手寫王”
這一切是否來得太快了?事實上,劉迎建已經準備了30多年。
1978年恢復高考那年,25歲的劉迎建趕上了高考年齡限制的末班車,考入南京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計算機系。“大學時,我學習的方向是漢字編碼輸入。當時許多人都在研究這個項目,它的門檻看起來不高,但操作起來并不容易,從大三開始,一直到畢業,我也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劉迎建說。
畢業后,劉迎建被分配到總參通訊部第一總站。很快,他給上級打報告,希望利用自己的專長,做“聯機手寫漢字識別裝置”研究,部隊給的2萬元經費和兩臺計算機是他最初的研究家當。由于涉及龐大的數據計算,部隊甚至抽調了一個排的戰士幫助他進行漢字寫法收集、分類以及識別率測試。在這樣的條件下,1985年,劉迎建終于研制成功了我國第一臺“手寫板”,實現了通過手寫輸入漢字,并于1986年申報國家發明專利。
1993年是劉迎建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在中科院自動化所的支持下,劉迎建帶頭組建了北京中自漢王公司,這就是漢王科技的前身,取意“漢字輸入之王”。1998年,漢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年,劉迎建已經45歲了。依靠其獨有的識別技術,漢王很快成為真正的“漢字輸入之王”。劉迎建本人,則被業界稱為“手寫王”。但他一直很低調,2007年以前,他很少拋頭露面,更不是聚光燈下耀眼的“創業英雄”。但為了電紙書,最近劉迎建開始頻頻高調亮相。
讓出版社開“專賣店”
一說起電紙書,劉迎建就抑制不住地興奮,“電紙書是一場變革——最終引發書報刊無紙化的變革。繼視頻、圖像、聲音之后,目前只有文字是最后一個未被數字化攻下的堡壘了。”
拿起會議桌上那個像筆記本一樣輕薄的電紙書,劉迎建給記者演示著,“電紙書優越性太強了。它最大的好處就是便捷,可以下載很多很多書。原來要找一本書,得去圖書館,圖書館沒有,你還得跑書店。但現在你用它都能找到,還能隨時看。” 劉迎建堅信,數碼相機取代傳統膠片相機的一幕,10年內將在圖書市場重演。“10年以后,紙質的書會成為稀罕物”。
2009年,漢王曾經打出一個廣告:“讀書人狂喜,印書人跳樓”。劉迎建笑稱,那時只想“語不驚人死不休”,但他相信,電紙書會受到所有作者和讀者的歡迎。“有的書只印了5000本,其實想看的遠不止5000個人,瓶頸就在傳播的困難、空間的限制。對讀者來說,想看的書也是不斷變化的,書架放不下就得處理,每次我處理書都依依不舍。有了電紙書就不會存在這個問題了。”
劉迎建深知,電紙書這一步如果邁得好,漢王將推動整個出版行業向一個嶄新的時代邁進,但如果做不好,也可能遭到“圍攻”。“我們的規劃是把電紙書開成一個‘電書mall’,讓所有的出版社在上面開‘專賣店’”。
在他心目中,未來的電紙書有彩色的圖片,尺寸更大,價格更便宜,屏幕是軟的,摔不壞,還可以折疊——就像一本真正的書,但有著無窮無盡的內容。
本文轉自億邦動力網-www.ebrun.com:http://www.ebrun.com/chuanqi/10164.html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