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弱勢無疑將有效支撐美元
6月7日,美元指數創出一年多以來的最高點88.71,距離2009年3月份的前高點89.49僅咫尺之遙。
此輪美元的走強頗有些意外,最初由于全球經濟穩步復蘇,市場預期美聯儲可能率先從寬松貨幣政策中退出,在經歷近9個月的下跌之后,美元于2009年12月份開始走強。然而,時間推移至2010年4月份,世界經濟風云變幻,希臘債務危機的爆發以及蔓延,經濟二次探底擔憂升溫,這使得全球資金避險需求上升,美元從4月份開始出現一波陡峭上漲,直至6月7日美元指數創出近一年以來的新高。
從我們分析美元的邏輯來看,中期利率平價邏輯和勞動生產率相對變化邏輯,短期套利交易平倉、避險需求都指向了強美元。而金融市場的眾多指標,如3個月美元LIBOR利率、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泰德利差和VIX指數都與美元指數的走強做出很好的呼應。
目前來看,我們認為美元指數的強勢應能維持。首先,從希臘爆發的國家債務危機遠未出現結束的跡象看,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傾向。逐步深化的危機使歐元遭受重創。其一,國家債務暴露出歐元區經濟結構和生產效率不平衡、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協調的深層次結構,嚴重沖擊市場對歐元的信心和其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其二,爆發于希臘的債務危機必然會延緩歐洲央行退出寬松貨幣政策的步伐,歐元區加息現在看來遙遙無期;其三,日前推出的7500億歐元的救助計劃,一方面被認為是治標不治本,沒有解決歐元區經濟結構性問題;一方面歐洲定量寬松貨幣政策的加碼增強市場對該區通脹的預期,歐元區國債吸引力將下降。目前來看,只要歐債危機得不到妥善解決,歐元就難于企穩回升,雖然跌勢會趨于緩和,但趨勢難改。歐元在美元指數的權重占比達57.6%,歐元弱勢無疑將有效支撐美元。
其次,在美元指數計算中占比11.9%的英鎊與歐元可謂難兄難弟,歐元不利,英鎊也難有出色表現。而權重占比居于第二位的日元,一方面其政局不穩,一方面,鑒于其國內經濟的長期衰退,其實施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中期內都難結束;因此,日元難出現大幅波動,其將繼續擔當套息交易主角,從某種意義上日元與美元的走勢往往一致,其對美元指數的影響不大。
商品貨幣方面,在美元指數占比中加拿大元占9.1%,不足10%。首先,加元占比較小,對美元指數的沖擊不大;其次,由于中國國內的房地產調控和希臘的國家債務危機,國際商品價格出現明顯下降,商品貨幣的走強仍得等待全球經濟出現明顯復蘇或者通脹預期的明顯上行。經濟復蘇步履艱難,而從4月末開始,我們觀察到以10年期TIPs衡量的通脹預期一直在下降。因此,商品貨幣的全面走強短期難見到。
因此,從美元的對手貨幣分析,美元指數的漲勢仍將持續。而從美國自身的經濟發展來看,除了較小的商品國,如澳大利亞、加拿大之外,美國經濟的復蘇仍是西方國家中最為強勁,從利率平價預期的角度來看,美元也將走強,不排除美元指數漲至2005年的高點附近。
現在的問題是,美元本輪的上漲會不會演變成持續多年的長周期牛市,可能性不大。根源在于美國的經濟模式并未出現新趨勢,其同樣面臨高財政赤字、高貿易赤字的問題。次貸危機暴露出美國經濟模式的弊端,創新缺失,新技術、新模式的斷檔,美國人通過制造泡沫來發展經濟的路無法延續。美國是回到舊有模式即通過美元的中心貨幣地位,實現高消費、高貿易赤字、高財政赤字的經濟增長,還是尋找新興產業和技術創新來保持自己的領導地位,至少目前還沒有看到令人信服的跡象顯示后者的可能性。一旦歐洲債務危機平復,美元的再度下行也就為時不遠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