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板上刻出千手觀音 五千根手指一根也不少
■首次參加文博會獲肯定
今年是何超第一次正式參加文博會,但他的銅板手雕金畫則是第二次在文博會亮相。第一次亮相是2006年。當時深圳某畫家在一次禮品工藝展見到他們的工藝品后,邀請他們照著他的畫制作了120幅的黑底鍍金的《民生百圖》作為自己的參展作品,結果獲得了當年文博會的銀獎。
時隔4年,這一次,何超帶著自己工廠創作的各種銅板手雕金畫和銅板彩雕裝飾畫參加了文博會。結果《千手觀音》又給他捧回了銀獎,不同的是這次頒獎書上獲獎作者寫的是“何超”的名字。這次他帶去的參展作品主要有銅板彩雕唐卡系列、銅板彩雕花鳥系列、銅板金畫千手觀音等,唯一讓他覺遺憾的是美輪美奐的銅板彩雕唐卡未能獲獎。
讓何超津津樂道的是,不少人在現場采購了他們的銅板彩雕裝飾畫,里面還有為“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評獎的評委們,他們不僅買下了他的裝飾畫,還表示要買回去收藏。這次文博會讓他斬獲了兩個銀獎和一個優秀展示獎,現場銷售額多達30多萬元,除了這些裝飾畫,他收藏的少量日本雕刻鐵壺也給搶了個精光。
■五千根手指一根不少
參加完文博會歸來,何超打算再生產一批千手觀音。在沙朗的工廠里,我們見到了正在制作的千手觀音,工人正在細致地雕刻一千只眼睛、一千只手、五千根手指頭,所有的這些細節都要靠工人用手中的刻筆一筆一刀雕刻出來。何超又拿出這次獲獎的原作品給我們看,千手觀音連微小的五千根手指頭都一根不少,而整幅作品不只是簡單刻畫,而是融入了拉絲、打砂、扭線等十多種雕刻手法,耗時至少要一個多月,鍍金后金線閃閃,遠看還以為是一幅金線刺繡作品。
何超告訴記者,這次能夠獲獎,主要因為自己工藝品的表現形式比較新鮮、工藝比較精細打動了評委。“這種在銅板上雕刻作畫的形式,現在國內還比較少見,我的這種銅板手雕金畫是自己研究出來的,用了十多年的摸索才形成今天的工藝。”
■用十年時間研制銅板金畫
1997年,何超受銅板印刷啟發,開始研究制作銅板手雕金畫。在此之前,他已經跟各種金屬雕刻打過數年交道。何超1993年從合肥工大機械設計系的工業造型設計專業畢業,來到中山一家高壓開關廠工作,很快因為所從事行業與所學造型設計專業不太對口就辭職自己創業。一開始,他跟一位回來開廠的夏威夷華僑學習首飾雕刻,學成后自己培養一批學徒為一些首飾出口企業進行雕刻加工。后來,首飾出口行業日漸衰落,為了吸納更多生意,他還先后為打火機、皮帶扣、門把手等雕刻加工。有一次他接到了為某知名國際品牌打火機雕刻外殼的訂單,對方付給他的費用不高,但后來他在某雜志看到了這款他們雕刻過的外殼的打火機售價——上千元。“那時我發覺,原來高檔的手工藝品附加值可以這么高。”
1997年,他開始琢磨創作自己的作品。以前他雕刻的載體既有金、銀、合金,也有不銹鋼等,但這些金屬要么昂貴,要么比較堅硬,他想到了相對容易雕刻的銅:銅具有金黃色的色澤,如果將銅板涂上黑底,那么就像在黑紙上描金。
一開始,怎樣為銅板上涂層難倒了他,因為普通的涂層不夠牢固,很快就會剝落,影響畫的質量,在報廢了大量銅片后,他終于找到了牢固度強的涂層方式。第二個難題是銅比較容易氧化,剛開始雕刻的作品雖然光澤度好,但放置一段時間就會黯然無光,為此他又探索了在銅畫上鍍金的方法。2008年,他的銅板手雕金畫技術才開始成熟。一位北京客人見到他的產品后,特別定制了一幅依照唐伯虎《春山伴侶圖》而作的銅板手雕金畫。隨后,北京一些高檔酒樓也開始定制他們的金畫作為大堂的裝飾畫。為了讓更多人接受這類工藝品,何超開始發展了一批經銷商銷售他們的金畫,在中山某商場就有珠海經銷商設的專柜。銅板手雕金畫因為是手工刻制和鍍金的,價格相對較高,何超也發展了一些小幅畫作走公司禮品路線。{page_break}
■銅板上畫出彩色唐卡
何超這兩年開始在東方元素上找題材和靈感,并在銅板手雕金畫基礎上開發了升級版的銅板彩雕工藝品,他覺得這是國內高端工藝品發展的方向。佛教是他作品的主要題材之一,他留意到,越來越多有文化修養或擁有財富的人開始到深山修禪尋求心靈的靜謐,把修禪當做一種生活方式,這些人還喜歡在居室里掛上佛教題材的畫作作為裝飾,因為佛像本身就能夠給人一種安寧感。他開始制作一批厚重而安寧的佛教銅刻工藝品來迎合這種需求,并和合作伙伴跑去西藏買回一些唐卡和唐卡的書籍,從中找題材和靈感。在他的車間里,除了銅板手雕金畫,我們還看到了一人多高的普賢菩薩像、綠度母菩薩唐卡等銅板彩雕畫像,銅板上過顏色后依然有明亮的光澤,銅板彩雕在光亮的地方顯得比紙上或畫布上的畫作更為炫目。
為迎合大眾市場,他還在蘇繡中找到一些中國花鳥題材,制成小品銅板彩雕裝飾畫滿足家居裝飾市場需要,這批小品畫作在文博會上還得到評委老師的青睞。現在,受資金和人手的限制,他的銅板手雕金畫和彩雕畫像仍然是小批量生產,不過他感覺自己已經抓住了高端禮品市場的需求,下一步他將發展自己的工藝品品牌。“我想把銅板手雕金畫、彩雕做成蘇州刺繡那樣知名的手工工藝品,當然這不能單靠我在做,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這一行業,把行業做精致,但不是用低價和粗制濫造把這行做濫。”
何超在中山創業已經有十多年,他的金之縷工藝廠隱蔽在沙朗工業區內,辦公樓和車間在同一層樓,規模不算很大,但是這家工廠生產的工藝品在今年深圳舉行的文博會上捧回銀獎——銅板手雕金畫“千手觀音”獲得“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銀獎。將傳統的東方題材和銅板手雕金畫和銅板彩雕裝飾畫結合起來,何超經過十多年的摸索,使自己生產的工藝品在眾多工藝品中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