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康老大麻建安也做修鞋匠
2000年的營盤西路,是一條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如今,經歷過西部大開發后,它已煥然一新,成了貴州省凱里市市區的一條寬闊水泥路。
2000年的麻建安,是一個需要借錢開店的小伙,如今,跟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潮流,他已改頭換面,擁有凱里市多處房產,成為貴州省的“奧康老大”。
麻建安從營盤西路那條坑坑洼洼的泥巴路開始代理商的身份掘到了金。
13歲開始闖蕩社會
1973年,麻建安出生在永嘉碧蓮鎮一戶農民家庭。由于小時候家庭貧困,小學五年級時的他聽從父母的安排,跟著老鄉去東北大慶一家小作坊里彈棉花,老鄉每月支付他30元。
因為年齡小,13歲的麻建安對一個月30元工資的工作沒有一點怨言,只知道這是父母安排的活,一定要好好干下去,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天氣,瘦弱的他依然埋頭苦干,一分錢沒有花掉,都存起來寄回了家。
14歲,做了一年工的麻建安懂事了,有點懷念上學的日子,于是,他收拾包袱回了家。可是,讀書夢沒有實現,他又跟著熟識的人去了浙江龍泉縣,幫著別人刷油漆,這一刷又是2年。
兩年后,麻建安踏上了開往四川的火車,輾轉了三四天后,他開始自己做生意。辦過棉花廠、煤球廠、家具廠,摸爬滾打了近十年。
1998年,一個朋友跟他說,做皮鞋品牌的代理商,不僅輕松,還比較穩定。說干就干,他開始接觸皮鞋代理。他代理的第一個皮鞋品牌也是溫州的,專賣店開在湖北賀封縣,開張第一天就賺了四五千元。
趕上西部大開發潮流
生意不錯,不滿足現狀的麻建安琢磨著要再開其他品牌的專賣店。奧康因為名氣較響,很快就進入了他的選擇范圍。
2000年,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大批生意人紛紛把生意重心遷往西部。麻建安也意識到西部開發的大好前景,加上貴州凱里市的氣候適宜,到溫州又有直達的火車,麻建安馬上就決定下來,要爭做凱里市的總代理。
時的凱里市相對比較落后,市區全部都是泥巴路,找不到一條干凈一點的水泥路。消費水平也不高,一頓早餐花1元錢就能吃到撐。
然而,懷抱極大信心的麻建安沒有退縮,經過半個多月的辛苦尋找,他在凱里市市區找到一家70多平方米的店面,這樣的面積在當地可謂是規模空前了。
2000年3月,東拼西湊借了20萬元后,他的奧康專賣店在位于市中心的營盤西路9號開張。但開張一個多小時,店里沒有賣出一雙鞋,這給店里的人不小的打擊。但是麻建安還是很樂觀地說服大家,生意一定會好的。結果,那天的銷售額為三千多元,麻建安看到了希望。
奮斗終有收獲
專賣店的模式在凱里市很少見,精致的店面裝修,統一的店員著裝,吸引了大批顧客,可也著實嚇跑了不少人。有人脫了鞋子才敢進來,怕鞋子把锃亮的地板弄臟了;有人以為奧康的皮鞋價格很高,只在店外徘徊。
2001年的凱里市經歷著城市大翻修的巨大改變,到處在修路和拆遷,麻建安周圍的店鋪都難逃一劫,他們不僅要找新店面,還損失了十幾萬元的轉讓費。麻建安租住的那棟樓較新,逃過了一劫。2002年,城市改頭換面之后,生意開始好起來,他稍微松了一口氣,妻子也來了凱里市,兩人經營起夫妻店,生意也越來越好。
2005年,麻建安在凱里市買了新房,180平方米的躍層,一家人不用再擠在閣樓上。
2006年,凱里市的中博商業街落成。麻建安在40-41號開了他的第二家奧康專賣店。
2009年,麻建安在離市區一個小時車程的三穗縣買了一間門面房,并在這間店里開出自己的第三家奧康專賣店。
他的3家奧康專賣店去年的銷售額為400萬元左右,是貴州省代理商里面業績最好的一位。
嘗試當起了修鞋匠
現在,生意越來越好,麻建安也不再像當初一樣,只在店里做一個“賣鞋小弟”,他開始在店里當起修鞋匠。
因為想做口碑,麻建安自立店規,向顧客承諾奧康鞋終身免費維修。為了節省開支,他自己嘗試當起了修鞋匠,有問題的鞋子不多,顧客拿來的鞋子大多只是有一點點脫膠。他自己買來502膠水,慢慢地粘,一點小問題,他都能修上幾個小時,“我只能慢慢修,動作快了,鞋子會粘不好,干累了休息一會,再接著來。”
同時,他還保證,只要是奧康的新鞋子,無論顧客在哪里買的,都可以到店里來更換。這雖然給店里的記錄和銷售帶來了一點麻煩,但是為了做好口碑,麻建安覺得很值得。
到今年10月份,“西部大開發”走過了第一個十年。下一個十年,麻建安說,還要在凱里市開更多的專賣店,全面占領凱里市的高端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