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繡亮相世博引得萬人參觀
3日晚,受邀參加世博會中國元素館羌繡展示的4名姑娘小伙兒,推著行李走出南郊機場,身著的羌族服飾吸引了不少乘客的目光。他們帶往世博會的北川羌繡、羌歌、羌笛和羌舞大放異彩,用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征服了游客。
從大山到上海圓了一盤明星夢
19歲的李利從小喜愛唱歌跳舞,走出機場時也忍不住蹦蹦跳跳。見到記者拍照,她還專門示意自己的衣服都是羌繡元素。“在世博會上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閃光燈對著我們,整整笑了一個月。”李利調皮地說,她和羌族姑娘們每天都要展示羌繡、羌歌、羌笛和羌舞,早上9點到晚上8點是上班時間。“工作時間長,天氣很熱,但還是堅持了下來。”李利說,她的任務就是讓游客把北川羌族最美麗的一面帶回去。
羌族元素在世博園里悄然傳開,李利的一身行頭不僅表現在場館內。6月中旬的一天,她在世博大道上匆匆趕往展館,十多位外國客人突然用英語向她喊著什么。李利回頭一看嚇了一跳,提著裙子猛沖,后面一群人跟著追。“世博大道所有人都在看我們跑,感覺我就像一個明星。”她笑著說,大熱的天氣讓掛滿旅行包的游客停了下來,自己才準時趕到展館。
羌繡亮相世博
每天上萬人參觀
“驚奇!驚嘆!驚喜!是游客對我們展出的作品用得最多的評語。”李利說,從6月1日起,獨具特色、韻味悠長的羌繡作品正式展示在世博會上,以其絢麗多姿的獨特魅力征服了游客。“尤其是掛在顯著位置、精妙絕倫的《禹地羌風》、《羌山依舊》等作品,更是聚集了眾多游客的目光。”她興奮地說。
李利介紹,因為她們身著獨特的民族服裝,加上羌繡獨具的魅力,從6月1日起,每天都有上萬人參觀羌繡展。展出期間,她們每天還會開展互動活動,教游客制作羌繡。71歲的神桂子還特地從家鄉帶去了祖傳幾代的古羌繡和家藏羌繡嫁衣并在現場展示羌繡技藝。
市旅游局副局長杜云飛說,為達到最佳展示展覽效果,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田青、陳立、楊宗江三位教授也不辭辛勞,親臨現場指導。布展時,工作人員采用了大量蘊含北川羌族文化元素的材料和圖案,從而使展廳莊重大氣,給人以玲瓏剔透的印象。
“想買羌繡的游客太多了,但組委會規定不能賣。”李利嘆惜,等北川羌繡園建好了,羌繡肯定能紅遍世界。
未來發展
北川羌繡園9月投產
羌繡是北川農村婦女在勞動間隙完成的民間工藝品,現已列入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非物質名錄六項之一。作品無論圖案、色彩、構成,還是針法上均體現出千年古羌文化的沉淀,蘊涵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情調。5·12地震后,北川羌繡面臨失傳的危險。在社會各界幫助下,北川專門聘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繡品圖案,大范圍地開展羌繡培訓,使全縣30%的羌族婦女掌握了羌繡技藝并與公司簽訂產銷協議。
“羌繡已在世人面前展示出了其獨特魅力。目前,在北川新縣城工業園里,一個占地21畝,包括羌繡繡樓、研發中心、產品展銷大廳的羌繡園正在建設中,將為羌繡傳承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杜云飛說,北川羌繡園將在9月正式投產。屆時,羌繡園里至少會有7家以上有規模的繡莊。
杜云飛說,目前,北川羌繡已成了當地群眾尋求致富的產業之一。因此,羌繡的發展不僅限于北川羌繡園。“以后,從北川老縣城到新縣城的路上,我們會在幾個重要的羌寨內設置羌繡展示廳,而且在九環東線旅游線路上同樣會設置羌繡展示廳。”杜云飛說,同時將選擇5家重點企業進行重點扶持,發展羌繡,打造羌繡品牌,實現生產、銷售、觀摩一體化,力爭在2015年實現產值5000萬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