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的精英:謝秀榮從打工妹到服裝智能生產專家
服裝行業的精英:謝秀榮從打工妹到服裝智能生產專家
40歲的謝秀榮語速挺快,透著干練。說起前不久參加的中國工會十七大,她對大會提出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這句話印象最為深刻。在她看來,新時代的勞動者在工作中更要有拼搏精神,只有勤奮好學、刻苦鉆研,更快地成長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
21年前,她是一位只有高中文化的打工妹;21年后,她不僅自己成為服裝業小有名氣的智能生產專家,所帶的班組也獲得了全國“五一巾幗獎狀”“工人先鋒號”“五一巾幗標兵崗”“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單位”等四項至高榮譽。今年10月,她還作為江蘇代表赴京出席了中國工會十七大。她就是謝秀榮,南京際華五三零二服飾裝具有限責任公司縫制車間班組長,2016年江蘇省勞動模范。
事實上,謝秀榮今天的成績也正是這樣一點一點干出來的。
近年來,服裝生產智能化日益成為行業潮流。2008年,際華五三零二公司從瑞典引進了一套國際領先水平的服裝智能吊掛系統,安裝在謝秀榮班組。“我們班組有一百四五十號女職工,多數人只有初、高中學歷,看到設備上的英文字母頭都要大了,更別說使用電腦終端機來操作了。壓力面前,我作為班組長不能退縮,自己必須首先要掌握操作要領。”謝秀榮說。為了盡快掌握熟悉系統功能,她上班時認真鉆研技術,向專家能人請教,下班后自費報名參加電腦培訓班學習,最終,不僅自己在終端機上順利地操作生產起來,還結合實際生產、動腦筋總結出一套朗朗上口、簡便易懂的操作口訣,讓組員不到半個月就認識了各工位英語單詞和操作要領經過三個月的熟練磨合,工效達到了設計水平,比原來提高了20%。
嘗到設備換代升級的“甜頭”后,公司不久又從瑞典引進了一套更為先進的服裝智能吊掛系統給另一個班組使用。剛開始該班組的成員對使用新設備非常抵觸,嫌掌握設備使用方法太難,不能很快熟練上手的話反而會影響自己的工效和收入。看著新設備閑置大半年都無法順利投產,公司領導很是著急。“這時候,作為黨員和勞模的我主動請纓,‘一手托兩家’,在帶好自己班組的同時,又額外承擔起指導兄弟班組成員學會使用新設備的重任。”謝秀榮說。通過耐心細致的傳幫帶,半個月后該班組也能夠“人機合一”熟練操作了,3個月后功效也比原來提高了20%。
對吊掛線操控流程的不斷鉆研,讓謝秀榮成了同事們公認的“小專家”,她所帶的生產吊掛線被集團公司作為生產示范線加以推廣。
憑著對本職工作的熱情與“愛琢磨”那股子勁兒,謝秀榮在企業小改小革中也取得了20多項成果。如,在生產一款新式雨衣過程中,翻肩袢這道工序由于部件小、材料硬,導致工效很低,產量一直上不來。經過仔細觀察琢磨,謝秀榮與同事反復試驗,最終自制了雨衣翻肩袢工具,使該工序工效提高4倍以上。
隨著成績的取得,各種榮譽也接踵而至。“成績與榮譽面前,我不敢有丁點兒的自滿與驕傲,更沒有止步不前。我能做的只是更加全身心撲在工作上。”謝秀榮說,只要工作需要,我隨叫隨到,經常是下班路上被招回,端起飯碗又放下,脫衣上床又起身。
“一枝獨放不是春”。作為班組長,謝秀榮明白自己必須帶領班組其他姐妹共同創先爭優,讓更多的姐妹成為叫得響、拉得出的先進分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有位新入廠的80后,個性獨特,不太喜歡被班組條條框框所管束。為此,謝秀榮專門召開了幫扶座談會,從思想上、業務上、心理上對她進行全方位的傳幫帶。在謝秀榮的帶動下,這名員工發生了脫胎換骨式的轉變,多次當選為班組的周星和月星。
提升班組綜合素質能力,既是企業的需要,更是員工自身的迫切訴求。在謝秀榮班組,各種形式的勞動競賽和崗位練兵活動經常不斷,簽訂師徒協議開展傳幫帶蔚然成風,設在車間一線的職工書屋與定期舉行的學習活動深受員工所喜愛,以謝秀榮名字命名的“勞模工作室”成為技能培訓與技術創新的平臺。目前,謝秀榮班組員工中90%都已成為一專多能的多面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