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外向型創新實踐取得進展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在技術、文化、營銷等方面積極探索和實踐,加強與全球市場合作,進行全球化產業布局,為中國品牌走向全球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日前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開的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向北開放發展大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表示,中國時尚正在全球漸露鋒芒,形成有力的市場影響與獨特的身份識別,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他看來,中國紡織服裝產業走向世界過程中的創新實踐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中國紡織服裝品牌的科技創造力顯著增強。走向世界的底氣,來自于技術儲備和科技創新。恒力、盛虹、魏橋以及波司登4家紡織服裝品牌入選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23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從“質造”到“智造”,從“走出去”到“走上去”,中國紡織服裝品牌開始打造世界級產品,向品牌溢價和技術溢價方向發展,逐漸占領行業制高點、掌握技術話語權,在全球時尚舞臺上打造成功樣本。如2023年9月,安踏推出首款搭載“安踏膜”、定位于防暴雨級舒適沖鋒衣的安踏“風暴甲”,“安踏膜”的問世和應用打破此前國外技術在高性能防水透濕材料領域的技術和價格壁壘;希音憑借貫穿柔性供應鏈的一整套基建,建立了其首個服裝制造創新研究中心,將按需生產的創新實踐與精益生產結合進行前沿探索,估值位列全球獨角獸公司第三。
中國紡織服裝品牌的文化整合力日益提升。走向世界的自信,來自于文化交鋒與文化交融。從模仿、追隨國際品牌,到從海外風格中尋找突破,打造帶有中國印記、東方美學的品牌特色成為企業走向世界的主打路徑。如之禾持續國際化擴張,圍繞巴黎設計師眼中的中國美學進行創作,男裝、工坊線和環保線產品深受歡迎;2023年,李寧、UMA WANG、生活在左等品牌亮相巴黎時裝周,彰顯了中國美學的國際風采;在“一帶一路”倡議發布十周年之際,六禮、拉珂蒂等品牌亮相2023巴黎·中法時裝周,以設計賦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
中國紡織服裝品牌的市場拓展能力不斷優化。走向世界的成功,來自于通路建設和市場落地。沉淀自中國市場的方法論、獨特的海外市場洞察和高水準的供應鏈體系,以及對全球電商、全球支付和物流體系的高效利用,共同支撐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精準觸達全球各大市場。《2023國內品牌出海發展報告》提到,從2018年到2021年,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品牌認知度和購買意愿分別增長4.9%和1.4%。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在國外市場開設線下店鋪,展示全渠道布局能力和品牌實力。據統計,在46家列入工信部“重點培育紡織服裝百家品牌”名單的消費品牌企業中,有32.6%在國外開設線下店鋪,21.7%通過跨境電商拓展國際市場。如鴻星爾克形成以專賣店為主體終端形象,實現融合多品牌專柜、店中店、電商等不同業態的海外全渠道覆蓋;UR上線海外獨立站、入駐速賣通,實現線下店+線上店+電商平臺多渠道布局;在海外社交平臺上進行營銷,并借由KOL、KOC、品牌大使等傳遞品牌價值觀和產品特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