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證產品質量,紡企生產車間的現場管理應做到這四點!
目前,許多紡織車間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生產車間管理做的不好,導致生產效率低下、浪費人力和物力。而生產現場管理的核心是人,人貫穿于整個生產的所有環節,做好了人的管理,現場管理也就做好了一大半,產品質量才能得到堅實的保證。所以,要想做好紡企的生產現場管理,必須要做好以下幾點。
責任分明,減少浪費
再好的設備也不能完全保證每次都能生產出100%合格的產品,所以在生產現場,生產主管必須將各個生產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匯總,然后條理分明的將責任“劃撥”到各個崗位。但應盡量減少懲罰的次數和罰款額度,車間員工掙的都是體力錢、辛苦錢,本著互相理解的態度,從輕處理能讓員工心存感激,更利于以后工作的開展。但對于那些重復出現的問題,就必須下重拳,這個時候不能過于手軟。
生產現場的成本管理就是四個字:減少浪費。因此,改善現場最重要的是降低浪費問題。現場浪費怎么減少?要注意查找哪些地方浪費了,去堵住就可以了。在企業生產管理的現場,最常見的問題是珍惜看得見的錢,卻忽視變成物的錢。因此,降低成本也需從改變自身及員工觀念開始做起。
少管多理,公正透明
員工不是機器設備,他們都是實實在在的人,有其自身的思想和認識,所謂的“少管”,就是以簡單有效為宗旨,運用規范的制度進行適度的行為約束,不能過分地運用“管理”的辦法來管死員工,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少管”并不等于“不管”,對車間的管理,應該更多地體現在“理”字上。所謂的“多理”就是要理順車間內部各崗位之間的關系,實現車間內部各崗位之間的有效配合和良性互動,唯有如此,生產效率才能發揮到最佳水平。
車間一線生產員工是負責產品質量的“第一把手”,多從員工的角度看待出現的各種問題,尋找合理的途徑或方法進行解決,才能取得良好的實際效果。同時,被實踐認可的行為要不斷重復、不斷提醒,當重復的行為變成習慣,管理者和員工就會自覺按照這樣的思維去做,生產管理也就順利多了。
另外,發現問題,要及時理順崗位之間有異議的地方,誰的責任誰承擔,處理的結果必須公正、透明,讓所有員工都能夠清楚的看到和感受到“質量問題面前人人平等”,營造一個公平、合理的生產現場管理氛圍,如此,員工都會自覺的減少操作過失,實現產品質量的穩步提高。
無縫銜接,勤于巡查
下一道工序是上一道工序的顧客,其意思就是闡述了生產現場上下工序之間銜接的重要性。每個崗位的工作內容不同,與之對應的崗位職責也就不盡相同。生產主管的主要作用就是減少不同崗位之間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縫隙的數量,能夠及時的發現這些縫隙并解決。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現場多監督、勤巡查,現場巡查切勿走直線,只有“之”字形地走,才能及時發現問題。當問題出現的時候,主管首要的責任就是去消除生產異常,保證正常生產減少時間和能耗的浪費,而不是一味指責、更不是斥責。
其次,做為主管不要單一的強調巡查的次數,而是在現場巡查中的眼睛要不斷的轉、不斷的發現異常,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對策消除異常保證全部的員工都能正常工作,這樣,無縫銜接才真正做到了實處。
布置得當,溝通到位
生產主管現場的指示錯誤或指示不當是重大的管理缺陷。因此,在車間每天的早班會中,針對出現的問題,主管一定要對每一道工序都布置清楚。生產主管不是實際的操作者,許多時候主觀臆斷的方法不可取,反而會使問題的解決更加復雜和麻煩。因此,及時的進行現場溝通,多聽取現場操作人員的意見,尊重他們提出的建議,讓員工自覺自愿的想方設法解決問題。
對員工來說,主管就是一個標桿,你是什么樣,員工就是什么樣。生產主管無論是在現場巡查的時候還是在實地解決問題的時候,千萬都要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和行為,從舉手投足之間讓你的員工接受你,并從內心里覺得你在關注他的工作。也只有帶著一顆細致的心到現場,才能清楚的發現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