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2019年美國時尚行業基準研究報告》摘要
近日,美國時尚行業協會發布了《2019年美國時尚行業基準研究報告》,對美國服裝品牌商和零售商在采購和經營方面的最新戰略進行了調查,得出了一些重要的調研結果和發現?,F將報告摘要如下,供廣大對美出口企業參考。
在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以及美國和世界經濟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背景下,美國時尚公司對美國服裝業未來五年的看法比一年前更為保守。
★持“樂觀”或“相對樂觀”態度的公司從2018年的84%降至今年的64%。同時,25%的公司對未來五年持“中立”態度,比例從2018年的4%大幅躍升至25%。
★盡管如此,就業市場仍然呈增長趨勢:96%的受訪企業都表示計劃在未來五年內雇用更多員工,僅1家企業表示了相反意見。
“中國+越南+其他國家”策略仍然是最受歡迎的采購模式。但是,具體采購比例在不斷變化。與此同時,美國時尚公司繼續調整其采購地和采購品類。
★2019年,受訪的時尚公司從48個國家或地區采購。其中,中國(100%采購率)、越南(86%采購率)和印度(86%采購率)位列前三。整個亞洲仍然是美國的主要采購來源地。
★中國不再獨享美國時尚公司唯一最大供應國的地位。大約25%的公司表示,2019年他們自越南的采購量將超過中國,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新趨勢。
★大多數公司繼續保持相對多元化的采購地。2019年,57.1%的公司在10個以上不同國家或地區采購。82.9%的公司表示他們計劃在未來兩年內,保持采購來源地數量不變或增加。然而,由于不同公司的業務需求,對于增加還是減少供應商伙伴數量呈兩極化發展。42.9%的公司計劃增加供應商伙伴數量,51.4%的公司計劃削減供應商數量。
針對中國的“301調查”廣泛影響美國時尚公司的采購策略,他們也對美中貿易的緊張局勢對其業務的負面影響深感擔憂。
★“301調查”的貿易轉移效應,令美國時尚公司加速減少從中國的采購。大約83%的公司預計在未來兩年內減少從中國采購的數量,比2018年的67%有所增加。
★“301調查”全面推高美國服裝進口的價格,使“生產和采購成本提高”成為2019年美國采購商面臨的首要挑戰。多達63%的公司明確表示美國“301調查”針對中國加征的關稅“在2019年增加了本公司的采購成本”。隨著公司將采購轉移至孟加拉、越南和印度(這三個國家為中國的主要替代國),美國從這些國家進口服裝的平均價格,在2019年1-5月同比上漲超過20%。
★沒有證據表明“301調查”為美國從西半球采購和本土采購帶來明顯益處,相反,“301調查”反而增加了“美國制造”紡織品服裝的生產成本。
★如果中美經貿摩擦進一步升級,美國公司表示他們雖然不愿意,但可能不得不提高零售價格。
盡管中美經貿摩擦仍然持續,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仍將是美國最主要的紡織服裝供應國。
★雖然83%的公司預計在未來兩年內減少從中國的采購,但僅有6.7%的公司預計會大幅減少從中國的采購。
★就可以生產的紡織服裝品類廣泛度而言,中國幾乎沒有接近的競爭對手。
★考慮到市場反應速度、采購成本、靈活性和敏捷度、合規風險等因素,中國也是美國公司可選擇的極少數“有均衡能力”的采購來源地之一。
★約5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合作的中國供應商通過降低價格保住訂單,以應對緊張的貿易局勢。
由于美國公司計劃減少從中國的采購,越南和孟加拉作為美國服裝供應國的重要性得到提升。
★今年,越南仍是受訪公司排名第二的采購來源地,86%的公司從越南采購。然而,僅有約7%的受訪者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大幅增加在越南的服裝采購,這反映出公司對越南的有限產能和采購成本的擔憂。
★孟加拉國是排名第六的采購來源地,受訪公司的采購率為60%。在未來兩年內,80%的公司表示有興趣增加從該國的采購,此比例創下新高。盡管有價格優勢,但受訪者仍然認為孟加拉國在市場反應速度、靈活性和敏捷度、合規風險等方面競爭力偏低。
美國時尚公司有興趣在本土開發新的采購機會,但挑戰仍然存在,或有漸進式增長。
★今年,美國是排名第10的采購來源地,采購率為43%,與2018年相同。
★“美國制造”服裝在美國品牌和零售商的采購組合中仍屬于小眾的利基產品??拷袌?、可快速補充應季產品的優勢,是“美國制造”服裝能夠成功控制降價損失的重要因素。
★價格高、面料選擇有限、熟練勞動力短缺等問題,限制了美國公司在未來五年內擴大自美國本土的采購。
★此外,受訪公司表示希望了解更多美國本土紡織品和服裝工廠的信息,有助于推廣“美國制造”采購。
今年不斷上漲的采購成本,促使美國時尚公司重新研究如何利用自由貿易協定和貿易優惠安排實現關稅減免。
★2019年,受訪公司對美國自由貿易協定和貿易優惠安排的總體利用率提高,特別是與西半球國家FTA的利用率,如《多米尼加-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CAFTA-DR),《加勒比海盆地貿易伙伴法案》(CBTPA)和《海地機會伙伴促進法案》(HOPE)等。
★43%的公司表示在服裝采購中使用了關稅優惠水平(TPL)、商業可用性/短缺清單和原產地判定的累積規則。受訪公司還表示,“從紗開始”原產地規則中的這些例外條款提高了重要的靈活性,使公司更愿意利用自貿協定、從自貿協定伙伴國家采購。
65.5%的公司希望美國國會通過《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USMCA)。
★超過一半的受訪公司明確表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其業務很重要,他們希望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無縫過渡到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
★目前從NAFTA國家采購的公司,今后更有可能繼續在USMCA國家采購,反之亦然。
★然而,約20%的公司承認他們并不完全了解,新舊版本的自貿協定在紡織服裝方面的規則變化。
★幫助公司更好地了解美墨加自貿協定的技術細節,并減少獲批的不確定性,是美墨加協定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如何提高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作為服裝采購來源地的競爭力,并使《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AGOA)更加有效,仍是巨大的挑戰。
★2019年,受訪公司從8個AGOA受惠國采購,但采購頻率遠遠少于自亞洲地區采購。
★令人擔憂的是,受訪公司對利用AGOA的優惠、從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采購的熱情在逐漸降低。
★大約45%的公司表示,由于AGOA法案的臨時性,讓他們對在此地區的投資持觀望態度。
★盡管對直接投資缺乏興趣,但受訪公司表示,AGOA國家需要增加投資改善其基礎設施、增加產能,才能增強自身的吸引力。
美國服裝公司在采購方面始終保持對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的高度承諾。
★63%的公司表示他們將在未來兩年內,為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投入更多資源。另有36%的公司預計沒有變化。
★近100%的受訪公司對其供應鏈進行標記和跟蹤(即保留供應商的名稱、位置和功能記錄),高于2017年的90%。同時,受訪公司表示“內部預算和人員不足”是其對供應鏈進行標記跟蹤的最大挑戰。此外,供應商不愿意完全配合和分享信息、供應國和供應商過多等因素,也是阻礙美國品牌更全面跟蹤其服裝供應鏈的挑戰。
★絕大多數(96.2%)受訪公司目前通過第三方認證機構進行驗廠審核。今年,74%的公司進行了明察和暗訪兩種形式的驗廠審核,2018年為63%。品牌商和零售商對供應商的審核比過去更全面。
在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以及美國和世界經濟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背景下,美國時尚公司對美國服裝業未來五年的看法比一年前更為保守。
★持“樂觀”或“相對樂觀”態度的公司從2018年的84%降至今年的64%。同時,25%的公司對未來五年持“中立”態度,比例從2018年的4%大幅躍升至25%。
★盡管如此,就業市場仍然呈增長趨勢:96%的受訪企業都表示計劃在未來五年內雇用更多員工,僅1家企業表示了相反意見。
“中國+越南+其他國家”策略仍然是最受歡迎的采購模式。但是,具體采購比例在不斷變化。與此同時,美國時尚公司繼續調整其采購地和采購品類。
★2019年,受訪的時尚公司從48個國家或地區采購。其中,中國(100%采購率)、越南(86%采購率)和印度(86%采購率)位列前三。整個亞洲仍然是美國的主要采購來源地。
★中國不再獨享美國時尚公司唯一最大供應國的地位。大約25%的公司表示,2019年他們自越南的采購量將超過中國,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新趨勢。
★大多數公司繼續保持相對多元化的采購地。2019年,57.1%的公司在10個以上不同國家或地區采購。82.9%的公司表示他們計劃在未來兩年內,保持采購來源地數量不變或增加。然而,由于不同公司的業務需求,對于增加還是減少供應商伙伴數量呈兩極化發展。42.9%的公司計劃增加供應商伙伴數量,51.4%的公司計劃削減供應商數量。
針對中國的“301調查”廣泛影響美國時尚公司的采購策略,他們也對美中貿易的緊張局勢對其業務的負面影響深感擔憂。
★“301調查”的貿易轉移效應,令美國時尚公司加速減少從中國的采購。大約83%的公司預計在未來兩年內減少從中國采購的數量,比2018年的67%有所增加。
★“301調查”全面推高美國服裝進口的價格,使“生產和采購成本提高”成為2019年美國采購商面臨的首要挑戰。多達63%的公司明確表示美國“301調查”針對中國加征的關稅“在2019年增加了本公司的采購成本”。隨著公司將采購轉移至孟加拉、越南和印度(這三個國家為中國的主要替代國),美國從這些國家進口服裝的平均價格,在2019年1-5月同比上漲超過20%。
★沒有證據表明“301調查”為美國從西半球采購和本土采購帶來明顯益處,相反,“301調查”反而增加了“美國制造”紡織品服裝的生產成本。
★如果中美經貿摩擦進一步升級,美國公司表示他們雖然不愿意,但可能不得不提高零售價格。
盡管中美經貿摩擦仍然持續,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仍將是美國最主要的紡織服裝供應國。
★雖然83%的公司預計在未來兩年內減少從中國的采購,但僅有6.7%的公司預計會大幅減少從中國的采購。
★就可以生產的紡織服裝品類廣泛度而言,中國幾乎沒有接近的競爭對手。
★考慮到市場反應速度、采購成本、靈活性和敏捷度、合規風險等因素,中國也是美國公司可選擇的極少數“有均衡能力”的采購來源地之一。
★約5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合作的中國供應商通過降低價格保住訂單,以應對緊張的貿易局勢。
由于美國公司計劃減少從中國的采購,越南和孟加拉作為美國服裝供應國的重要性得到提升。
★今年,越南仍是受訪公司排名第二的采購來源地,86%的公司從越南采購。然而,僅有約7%的受訪者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大幅增加在越南的服裝采購,這反映出公司對越南的有限產能和采購成本的擔憂。
★孟加拉國是排名第六的采購來源地,受訪公司的采購率為60%。在未來兩年內,80%的公司表示有興趣增加從該國的采購,此比例創下新高。盡管有價格優勢,但受訪者仍然認為孟加拉國在市場反應速度、靈活性和敏捷度、合規風險等方面競爭力偏低。
美國時尚公司有興趣在本土開發新的采購機會,但挑戰仍然存在,或有漸進式增長。
★今年,美國是排名第10的采購來源地,采購率為43%,與2018年相同。
★“美國制造”服裝在美國品牌和零售商的采購組合中仍屬于小眾的利基產品??拷袌?、可快速補充應季產品的優勢,是“美國制造”服裝能夠成功控制降價損失的重要因素。
★價格高、面料選擇有限、熟練勞動力短缺等問題,限制了美國公司在未來五年內擴大自美國本土的采購。
★此外,受訪公司表示希望了解更多美國本土紡織品和服裝工廠的信息,有助于推廣“美國制造”采購。
今年不斷上漲的采購成本,促使美國時尚公司重新研究如何利用自由貿易協定和貿易優惠安排實現關稅減免。
★2019年,受訪公司對美國自由貿易協定和貿易優惠安排的總體利用率提高,特別是與西半球國家FTA的利用率,如《多米尼加-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CAFTA-DR),《加勒比海盆地貿易伙伴法案》(CBTPA)和《海地機會伙伴促進法案》(HOPE)等。
★43%的公司表示在服裝采購中使用了關稅優惠水平(TPL)、商業可用性/短缺清單和原產地判定的累積規則。受訪公司還表示,“從紗開始”原產地規則中的這些例外條款提高了重要的靈活性,使公司更愿意利用自貿協定、從自貿協定伙伴國家采購。
65.5%的公司希望美國國會通過《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USMCA)。
★超過一半的受訪公司明確表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其業務很重要,他們希望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無縫過渡到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
★目前從NAFTA國家采購的公司,今后更有可能繼續在USMCA國家采購,反之亦然。
★然而,約20%的公司承認他們并不完全了解,新舊版本的自貿協定在紡織服裝方面的規則變化。
★幫助公司更好地了解美墨加自貿協定的技術細節,并減少獲批的不確定性,是美墨加協定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如何提高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作為服裝采購來源地的競爭力,并使《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AGOA)更加有效,仍是巨大的挑戰。
★2019年,受訪公司從8個AGOA受惠國采購,但采購頻率遠遠少于自亞洲地區采購。
★令人擔憂的是,受訪公司對利用AGOA的優惠、從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采購的熱情在逐漸降低。
★大約45%的公司表示,由于AGOA法案的臨時性,讓他們對在此地區的投資持觀望態度。
★盡管對直接投資缺乏興趣,但受訪公司表示,AGOA國家需要增加投資改善其基礎設施、增加產能,才能增強自身的吸引力。
美國服裝公司在采購方面始終保持對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的高度承諾。
★63%的公司表示他們將在未來兩年內,為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投入更多資源。另有36%的公司預計沒有變化。
★近100%的受訪公司對其供應鏈進行標記和跟蹤(即保留供應商的名稱、位置和功能記錄),高于2017年的90%。同時,受訪公司表示“內部預算和人員不足”是其對供應鏈進行標記跟蹤的最大挑戰。此外,供應商不愿意完全配合和分享信息、供應國和供應商過多等因素,也是阻礙美國品牌更全面跟蹤其服裝供應鏈的挑戰。
★絕大多數(96.2%)受訪公司目前通過第三方認證機構進行驗廠審核。今年,74%的公司進行了明察和暗訪兩種形式的驗廠審核,2018年為63%。品牌商和零售商對供應商的審核比過去更全面。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