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褲大王旗下巨頭品牌倒下:裁員6000多
這是一個速食的時代,任何東西都有可能是轉瞬即逝的,三年時間就冒出了一個拼多多,但是這個品牌卻只用了五年時間就垮掉了,不僅關掉1300多家門店,還裁員6000多人,曾經的中國名牌,現在卻只能在一些三四線城市才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的沒落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經歷輝煌之后無奈的退出了舞臺。
這個品牌就是真維斯,承載著一代人的記憶……
其實他在業績最好的時候年銷售額達到了50億元最近兩年時間已經不斷的將實體店轉移到一些三四線城市,曾經的休閑裝龍頭之一的他在國內取得了巨大成功……
這個品牌的崛起其實還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曾被譽為牛仔褲大王的楊釗,出生于惠州一個大家族,但是最后幸福的日子并沒有維持很久,家道中落,貧窮的生活迫使他開始了自己的求生之路,當時他只有20歲,從深圳偷渡到香港,流浪了一個多月的他才找到一份工作,在一家制衣廠打雜,每天的薪資只有6港元。
當時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有所作為,在制衣廠工作的非常賣力,不斷的升值,只用了七年的時間就已經從一名雜工變成了廠長,后來拿著自己幾年的積蓄和弟弟一起在香港開了一家小型制衣廠。因為自己有著豐富的制衣經驗和管理經驗,所以在創立之初的時候在這方面還是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但是在工廠的研發技術上卻差一點沒有撐下去,當時他接到了美國的一個牛仔褲訂單,褲子上有著4英寸的方格子,當時在香港還沒有人會做這種褲子,所以都沒有人敢接這個訂單,他當時的工廠因為沒有訂單,快要撐不下去,所以就決定拿下這個訂單,并且攻克技術難題。
當時他帶著廠里的員工四處尋找有經驗的人去求教,自己也反復研究,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將這個技術成功的拿下,這筆10萬條牛仔褲訂單他們當時是以每打299港元的價格接下來的,所以最后也因為這個訂單賺到了第一桶金,并且還震驚了整個制衣行業。
后來在1990年的時候,他們收購了成立于1972年的真維斯這個服裝品牌,之后很快就將其做到了澳大利亞市場的第二名,在1993年的時候正式進入內地市場,在上海開了第一家店,當時還處于改革開放的初期,品牌觀念尚未形成,所以他們抓住了這個紅利期,成功的迎來了事業的巔峰,在2002年的時候營業額就已經達到14億元,截止到2013年,這個品牌就已經在全國有2500多家門店,銷售額也達到了50億港元。
但是就在他們給自己定下銷售額80億甚至100億港元的時候卻遭遇了滑鐵盧。
因為在2013年之后,很多外資品牌就已經開始進入內地市場,不管是他們的品牌還是產品的款式都已經遠遠超過了真維斯,所以在這之后的五年時間里,開始連續虧損,集團最終也將這個品牌的業務出售給了楊釗兄弟兩個,價格達到8億港元,意味著這個品牌已經成為兩兄弟的私有品牌。
在這之前,其實他還在香港的地產界開疆拓土,他發展的地產業務已經成為集團的支柱型產業之一,并且賺取了高額的利潤,集團也從剛開始的一家牛仔褲工廠發展到現在的資產價值已經超過200億港元,員工數量超過11000人的大集團,成為一家多元化的跨國企業。
現在集團旗下的可出租房產的面積已經超過80萬平方米,雖然受到真維斯的影響,但是這個業務的總價值超過150億港元,所以目前他的身價也已經達到68億元,在地產上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其實我們國內從服裝行業到現在已經處于相對比較成熟的階段,很多企業也都開始轉向房地產行業,比如我們很熟悉的海瀾之家和雅戈爾,也都開發了不少的住宅房產項目。所以能夠靠著之前的房地產業務,就能賺到百億資金,服裝行業也在面臨著變革,不知道曾經的服裝巨頭能否再度興起,大家對此有什么看法么?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
來源:大金牛財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