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約收購進入尾聲 安踏將Amer Sports納入麾下指日可待
由安踏體育牽頭的跨國收購案有了最新進展。
4月1日晚間,安踏體育發布公告稱,關于對芬蘭體育巨頭Amer Sports的要約收購已于芬蘭時間3月29日下午12時零3分(北京時間3月29日17時3分)截止,要約收購所收購的股份占Amer Sports全部股份及投票權的約98.11%(不包括Amer Sports及任何其附屬公司持有的股份)。
因有意收購Amer Sports所有股份,所以安踏財團將會在納斯達克赫爾辛基證券交易所公開交易或以要約收購之外的方式收購剩余的Amer Sports股份,致使Amer Sports的股份將從上述交易所撤銷上市。
至此,這筆被外界視為中國運動用品行業規模最大的海外并購終于進入尾聲。更有業內人士表示,由此看來,安踏將這家芬蘭體育巨頭收入麾下已指日可待。
歷時3個月
安踏財團的這起要約收購可追溯到2018年12月。
彼時,安踏體育發布公告稱,安踏體育、中國私募基金方源資本、Lululemon Athletica創始人Chip Wilson及騰訊組成投資者財團,擬以現金要約收購Amer Sports所有已發行及發行在外的股份,要約期從2018年12月20日前后開始,持續約十周,預計要約收購最遲將于2019年第二季度完成。
公告顯示,若收購完成,安踏將獲得Amer Sports 58%的股權,中國私募基金方源資本持有21.3%,Lululemon創始人Chip Wilson旗下的投資公司Anamered Investments將獲得20.6%。作為收購財團中的一員,中國科技巨頭騰訊通過方源資本的一只基金參與交易,持股比例大約介于5%至10%。
2月21日,安踏體育發布公告稱,為配合反壟斷當局審批的進展,安踏財團將上述要約收購事項的要約期延長至2019年3月7日。不過4天后,安踏體育再次發布公告表示,由安踏牽頭的財團獲得收購Amer Sports所需的全部官方批準。
3月12日,安踏體育更新收購動態,稱安踏財團已成功完成收購Amer Sports所有已發行及發行在外的股份的公開要約,并預計于3月29日前后完成支付。
而根據其4月1日的公告,隨著后續要約順利完成,安踏財團已經決定不再展開任何其它后續要約。因此,要約收購程序全部完成。接下來,安踏財團將向芬蘭商會贖回委員會提出申請,以啟動強制性贖回程序,并擬盡快在許可及合理可行的情況下讓Amer Sports的股份在上述交易所撤銷上市。
豪擲46億歐元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安踏體育于2018年9月公布的要約收購方僅為安踏體育與私募基金方源資本組成的財團。
兩個月后,據相關媒體報道,科技巨頭騰訊科技將以小股東的身份加入收購財團,彼時《國際金融報》記者向騰訊方面求證時,其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回應稱“不予置評”。
無獨有偶,2018年12月初,有關加拿大瑜伽服零售商Lululemon創始人Chip Wilson或將加入買方團的消息不脛而走。
終于在2018年12月7日,安踏體育的一紙公告“道出”了所有參與本次交易的股東的真面目。該公告稱,安踏財團將通過新成立的Mascot Bidco Oy公司,以現金要約收購Amer Sports所有已發行及發行在外的股份,每股要約價格為40歐元,要約收購價值約為46億歐元。
公開資料顯示,Amer Sports成立于1950年,早在1977年就在納斯達克赫爾辛基交易所上市,旗下主打Salomon薩洛蒙、Arcteryx始祖鳥、Atomic阿托米克、Suunto頌拓等品牌,其中,最知名的加拿大服飾及裝備品牌始祖鳥,是Amer Sport于2005年收購而來。
根據2月7日Amer Sports披露的2018財年全年財務數據,報告期內,其營業收入達26.7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00億元),凈利潤為1.4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主要營收貢獻來自于歐美地區,亞太地區的營收占比僅為15%。不過從地區營收增長率(排除匯率換算影響)來看,亞太區以10%的增速排名第一,歐洲大本營為8%,美洲為4%。
對于安踏為何“中意”Amer Sports ,營銷專家路勝貞認為,安踏在下一盤極具野心的棋。
“目前,安踏國內業務額占到了總體的95%,在國內市場飽和的情況下,拓展中東和非洲市場,與其海外布局的戰略相符合。同時,利用Amer Sports在服裝、運動器械上的市場能力,豐富安踏的產業結構,可以幫助安踏進一步提升其在中國以及全球市場的布局能力和盈利能力。”路勝貞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時尚行業研究咨詢機構No Agency 創始人唐小唐也對記者表示,此前安踏的海外并購,大多是以品牌的大中華經營權為主的投資。而此次收購Amer Sports,除了品牌使用權外,還包括Amer Sports全球門店的經營權、所有品牌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全資并購。“所以,這對安踏來說,算是真正意義上走向國際化,如果收購成功,則會帶動安踏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尤其是在歐洲市場、美洲市場的擴張”。
國際化布局
有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之前的多品牌布局,還是對Amer Sports的收購,都透露出“晉江系”民族品牌安踏的全球化野心。
目前,市值突破千億大關的安踏已經坐穩了中國體育品牌的頭把交椅。2018年業績報告顯示,安踏2018年的營收達241億元,同比增長44.4%,股東應占凈利潤為41.03億元,同比增長32.9%。
在2018年度業績發布會上,安踏集團董事會主席丁世忠公開表示,2018年,安踏做了創業至今分量最重的一次決定,即安踏攜手其他投資方組成財團,正式向Amer Sports發出收購要約。“這是安踏在國際化方面踏出的重要一步,盡管收購仍需要經過一些交易流程,但我對收購充滿信心,因為我們有能力、有信心為全球的消費者創造更多的價值”。
記者梳理后發現,近年來,安踏對于國際化布局一直不遺余力:2009年,安踏成功收購FILA在中國大陸的業務;2015年,安踏完成對英國運動品牌Sprandi的收購;2016年,安踏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經營日本高端滑雪品牌Descente業務;一年之后,安踏再度出手收購韓國登山裝備品牌Kingkow,并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經營KOLON SPORT業務。
事實上,除安踏外,另一本土運動品牌巨頭特步也在積極進行國際化布局。3月4日,特步集團宣布,擬與美國鞋業公司沃爾弗林集團各自投資1.55億元 (合共3.1億元)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及中國澳門開展后者旗下Saucony(圣康尼)和Merrell(邁樂)品牌鞋履、服裝及配飾的發展、營銷及分銷業務。據了解,圣康尼為主打登山鞋的美國戶外用品品牌,邁樂為美國跑鞋品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