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的內憂外患 一個月內9位高管離職
盡管從表面上看似乎只關乎到內部人事變動的問題,殊不知,自亂陣腳的Nike集團的市場正在被蠶食
女權的話題正從奢侈時尚圈蔓延至運動行業,對于在Nike集團工作的女性而言,內部輕視女性似乎已嚴重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
上周六,紐約時報首次披露了一份Nike集團內部員工自己整理的調查報告,讓該集團的問題正式曝光在大眾面前,讓人們重新認識了這個曾經以“Do the Right thing”和“Just Do It”等健康口號而備受追捧的運動巨頭。
在報告中,Nike集團被描述成了一個充滿女性歧視的地方,女性員工的能力、地位被嚴重低估和貶低,甚至連女性運動鞋在集團中都被認為是二流的產品。
報告內容顯示,Nike男性高管人員的聚餐經常在脫衣舞俱樂部舉行,有的主管則會炫耀自己背包里時刻準備著的避孕套,據悉還有一位高管試圖強吻一名女下屬,另一名高管則曾向女性員工發送性騷擾郵件。
而在Nike集團的升職加薪過程中,女性員工也被嚴重邊緣化,不僅與晉升機會無緣,還被排除在籃球等關鍵部門外。而當受到侵犯或不正當待遇的女性員工向Nike集團人事部門投訴后,常常會因沒有證據而遭到駁回。
在意識到通過正常程序和渠道無法讓Nike集團重視相關問題后,Nike集團的女性員工開始自發地在暗地里對曾遭到不公平待遇的現任及前任女性員工進行調查并搜集資料。
3月5日,經過受害者們悉心整理過后的報告終于放在了Nike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Mark Parker的桌子上。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Mark Parker先后辭退了9位高管,其中包括曾被視為其接班人的Nike品牌總裁Trevor Edwards。
圖為Nike品牌原總裁和副總裁Trevors Edwards、Jayme Martin,以及現任首席執行官Mark Parker
據統計,在過去一個月內已離職的集團高管還包括Nike品牌副總裁Jayme Martin、多元化部門總裁Antoine Andrews、Nike北美區籃球業務高級品牌總監Vikrant Singh、負責全球品牌數字營銷創新副總裁Daniel Tawiah以及鞋履部門副總裁Greg Thompson。
有分析認為,運動行業中男女自身地位存在的差異是造成Nike集團內部重男輕女氛圍的關鍵原因之一,并因此形成了一種“Boys Club”的文化。
作為全球唯一一個市值破千億的運動服飾集團,Nike集團毫無疑問是全球運動領域教科書般的典范之一。
Nike集團前身為Blue Ribbon Sports,后于1971年5月30正式更名為Nike Inc.,創始人為Phil Knight。由于主要的目標消費群體為熱愛運動的青少年,Nike集團自創立以來便不斷與當紅的體育明星簽約,其中大部分均為男性運動員,例如c羅、德羅巴、小羅、法布雷加斯、伊布和阿圭羅等足球運動員,以及Air Jordan系列誕生的關鍵人物,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
在這樣的前提下,Nike集團一直將自身的成功歸因于男性運動消費者,而男性運動部門也是最受重視的部門之一,逐漸在集團內部形成了一種男性比女性能力更強的氛圍。
據泰晤士報在4月4日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雖然Nike集團有一半員工為女性,但在董事等高管中,女性的比例僅為38%,在副總裁級別的高管中女性比例為29%。
另有傳聞透露,若某位員工快速獲得晉升,那么他很有可能來自Trevor Edward的“朋友圈”,即“FOT”。而助長這一風氣的關鍵人物則為Nike集團人力資源部門原執行副總裁David Ayre,他曾因無故貶低他人和故意在內部營造充滿敵意的工作環境而遭到調查。由于情節嚴重,Mark Parker于去年7月將其辭退,同時宣布了繼任者為Monique Matheson。
華爾街日報早前還指出,Nike 的一位設計師Marc Dolce在跳槽到競爭對手adidas后,Nike集團兩位副總裁Brian Zappitello 和 Dirk-Jan van Hameren曾在其instagram一篇關于adidas球鞋的貼文下作出帶有惡意的評價,而Nike集團不僅對此事置若罔聞,還于1月將Dirk-Jan van Hameren提拔為首席營銷官。
由于類似的情況不斷發生,去年春天起接連幾位女性高管的離職成為了Nike集團內部女性員工決心反抗的導火索。率先離職的是負責Nike集團工作場所設計的副總裁Patty Ross,緊隨其后的是加入集團已15年的老員工Kerri Hoyt-Pack,她是Nike女性業務推出的主導人之一,接下來是全球品牌營銷副總裁Nikki Neuburger,曾幫助Nike品牌創建并推出了Nike +應用。
雖然她們在離職后并未對外公開具體原因,但Nikki Neuburger在給Mark Parker的信中提及,與集團高管對女性不尊重的行為舉止和不公平的待遇有關。
盡管上述的情況從表面上看似乎只關乎到內部人事變動的問題,殊不知,自亂陣腳的Nike集團的市場正在被蠶食。
有觀點認為,數位高管的離職與Nike集團近期業績不振、市場占有率和毛利率增長陷入停滯有關,甚至可能是在找替罪羊,而集團的基本面和成長前景,也不能很好地支撐目前的股價估值。
Nike集團第三財季虧損錄得9.21億美元,上年同期利潤為11億美元,收入同比增長7%至89.8億美元,上年同期為84億美元,毛利率為43.8%。集團表示,美國稅改導致一次性暫時支出,令每股收益減少1.25美元。
事實上,在2014至2017年推動Nike集團每股收益增長的是產品價格上漲、稅負減輕以及大規模股票回購,稅負減輕已成為集團利潤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而利潤率從46%降至44%左右,已陷入停滯。期內,Nike集團在原本稱霸的北美地區已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跌。
與Nike集團相反的是,adidas集團2017財年在北美地區的收入錄得27.4%的增長至42.75億歐元,占總收入的20.1%,并預計其今年在北美的市場份額將從現在較低的占比提高到15%至20%左右。
圖為曾遭到男性高管性騷擾的Nike女性高管之一Paige Azavedo
在2017年的12個月內,無論是在Instagram渠道還是郵件渠道,adidas 的點開率均超過 Nike。為了扭轉頹勢,Nike已開始重新審視采取一系列措施。
從產品的角度分析,Nike集團因內部文化對女性這一群體的忽視也是讓adidas有機可乘的原因之一。
雖然Nike集團高管曾向投資者強調,女性產品是集團收入增長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該集團前員工表示,女性類別所獲得的營銷預算極其有限,特別是籃球品類,甚至有時原本獲批的營銷資金會遭到撤回,導致女性產品在市場中無法獲得應有的曝光度。男女高管比例的失衡,間接導致了女性運動產品成為Nike集團的軟肋。
據時尚頭條網統計,Nike官網上男裝運動鞋履款式的數量為683,而女裝運動鞋履款式僅為433,男性運動裝的數量為1260款,而女裝數量為850款,女性產品平均要比男性產品少20%左右,集團早前備受追捧的Jordan Brand更因缺少女性產品而頻頻遭到女性消費者抗議。
為彌補這一短板,Jordan Brand于今年初坦承,女性消費市場尚未被其完全開發,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未來將為女性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Jordan Brand女裝副總裁兼總經理Andrea Perez表示,女性消費者現在對運動服飾的興致越來越高,Jordan Brand的春季系列將會增加許多女裝產品。
有Nike集團內部員工透露,Trevor Edwards去年曾邀請英國女歌手FKA Twigs為Nike Vapor Max鞋拍攝了一組廣告大片,但最終的成片被剪輯得面目全非,關于鞋的鏡頭只有短短幾秒,大部分畫面是一位女生圍著男性運動員在跳著鋼管舞,最終該片未能通過審核,集團也因此浪費了數百萬美元。
深有意味的是,正當Nike集團因高管男女比例失衡問題而焦頭爛額的時候,adidas于上月初宣布將盡最大的努力來提升女性在職場中的競爭力,并與由Facebook首席運營官Sheryl Sandberg創建的公益組織Lean In合作啟動名為#20PercentCounts的活動,旨在譴責行業內女性員工平均薪酬比男性低20%的現狀,并提倡同工同酬。
adidas強調,集團非常重視男女性員工薪酬是否平衡的問題,并一直在對內部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目前集團98%的男女員工已實現同工同酬,但集團的目標是100%。
盡管Mark Parker于東窗事發后便立即啟動了一項內部調查,并強調未來將倡導更為開放積極的公司文化來創造兩性平等的工作環境,但有業界人士對其能否徹底根除這一問題表示懷疑,畢竟Nike集團員工總數高達7.4萬名,解決問題的復雜程度可想而知。
與此同時,Nike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目中已大打折扣。
據商業戰略咨詢機構Brand Finance報告顯示,Nike在全球最有價值的服裝品牌榜單中排名第一,但北美市場銷售額連續下滑以及管理人員不當行為造成的負面影響使得其品牌價值在去年由320億美元大幅下降至280億美元。
該機構同時指出,Nike未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會導致品牌價值進一步下降,而adidas則以190億美元的價值躍升至第四,緊跟快時尚品牌H&M。有業界人士稱,限量的饑餓營銷主導了過去一年的球鞋市場,恰好給了adidas一個機會讓品牌大量曝光實現絕地反擊 Nike。
為了進一步凸顯集團改變自身“Boys Club”形象的決心,Nike集團于上周五和本周一先后提拔了兩位女性員工升任集團高管,其中女性員工Amy Montage升任全球類別業務部門副總裁,還將接管Jayme Martin的職位,Kellie Leonard則晉升為首席多元化和包容性官,這是集團新設立的高管職位。
對于Nike集團近期的遭遇,美國風險投資公司Susquehanna認為該集團未來將有更多高管離職,受此影響,Nike集團的在北美的恢復增長將進一步受到挑戰。
另有分析師預計,鑒于運動鞋履對Nike第三財季收入的貢獻約為66%,而Nike在全球運動服飾行業中已處于領軍地位,未來的增長空間有限。因此,Nike集團也將原定于在2020年實現年收入500億美元的目標推遲至2022年。
截止目前,Nike集團暫未對調查報告內容以及人事變動作任何回應,周一美股收盤,Nike集團股價大跌1.68%至每股68.39美元,目前市值約為1102億美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