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者欲回歸戶外之路將調整戰略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近日,探路者發布公告披露2017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全年凈利虧損8400萬至8900萬元,2016年同期盈利1.66億元。換言之,公司將由盈轉虧。受業績預告影響,1月29日,探路者公司股價一度大幅下跌超過6%。
探路者聲稱,凈利潤的大幅下滑,主要是戶外板塊主業受報告期公司管理層更迭等因素影響,整體經營業績遠遠未達年初目標——2017年度戶外板塊預計實現凈利潤約1.4億。與此同時,該公司表示未來經營將進一步聚焦戶外用品。
成立于1999年的探路者最初以帳篷業務起家,2001年,公司逐漸轉向戶外運動用品的研發設計、組織外包生產和銷售。作為國內戶外用品上市第一股,探路者從2009年掛牌上市,成為行業發展的最大受益者。探路者在2014年之前業績保持快速增長,2009至2013年凈利潤增長均值超過55%。
但從2014年開始,國際運動品牌如阿迪達斯以及本土大牌李寧、安踏等紛紛涉足戶外用品這一細分領域,使得本土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2014年,探路者凈利潤增長18.28%,遠低于此前平均水平,2015年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10.5%——這是公司自2009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利潤下滑。2016財年,探路者凈利潤1.66億元,同比下降37.13%,營收和凈利均出現下降,業績持續下滑。
業績不佳的同時,過去兩年,探路者一直在搭建新的業務架構,建立了戶外用品、旅行服務、大體育三大事業群,并進行一系列收購并購。
2013年,探路者先后投資了新加坡在線旅游平臺Asiatravel、戶外活動網站綠野以及極地旅行機構“極之美”。緊接著,2014年3月,探路者收購易游天下74.56%的股權,從事旅行社渠道運營分銷業務。2015年7月,公司正式設立三大事業群,著手業務轉型,公司名稱從“北京探路者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探路者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意在弱化戶外用品主業。
不過,2017年半年業績顯示,旅行服務和大體育兩個新業務板塊并沒有為探路者貢獻太多利潤,而戶外用品主要則處在停滯不前的狀態。
2017年上半年,探路者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48%,凈利潤則下降16.30%。受整體零售消費低迷、行業競爭持續等市場環境因素影響,戶外用品板塊營業收入減少。旅行板塊半年收入7.23億元,同比增長81.31%,但毛利率卻僅為2.99%。大體育業務更是備受爭議,探路者旗下負責雪滑雪場項目的冰雪控股發展有限公司,在2017年上半年收入137萬元,虧損達982萬元。
外界評價稱,探路者并不擅長的旅行服務和大體育板塊布局,耗費了公司大量資源和精力。如此一來,三大業務板塊的多元發展卻帶來凈利潤持續下滑,主營業務未能獲得深耕。
為此,探路者創始人盛發強公開表示,2017年調整戰略發展節奏,重心回歸戶外用品主業,以新零售的嘗試和品牌差異化定位謀求行業競爭中的突圍。與此同時,公司管理層進行調整,2017年11月底,公司聯合創始人王靜回歸擔任公司董事長和總裁。
王靜表示,探路者將旗下多品牌定位為戶外探險家、戶外旅行家、戶外藝術家以及小小探路者,進行多品牌的協同,回歸戶外運動的定位,以固化主營業務的品牌優勢。不過,從2017年虧損超過8000萬的情況看,探路者還需要一些時間。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