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大道增收難增利 數次轉型還搖擺不定
2月28日,是男裝企業摩登大道(002656)上市7周年的日子。當日,摩登大道發布2018年業績快報稱,2018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較上年同期減43.77%;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69.70%;基本每股收益較上年同期減45.71%。增收不增利,站在投資者的角度,這個業績差強人意。
增收難增利,股東收益低
摩登大道,原名卡奴迪路,于2012年2月28日登陸深交所中小板。7年間,逐漸從一家國內高級男裝品牌運營企業轉型成全球時尚品牌運營商,運營品類從原有的“服裝”為主轉變為“服裝、美妝、鞋類、箱包、珠寶配飾、精品”等品類并行發展。
2012至2018年三季度,摩登大道營業收入分別為6.36億元、7.99億元、7億元、7.24億元、7.54億元9.21億元和10.48億元,對應凈利潤1.77億元、1.48億元、0.13億元、-0.08億元、-3.33億元、1.15億元和0.46億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分別為18.90%、12.6%、1.21%、0.84%、-20.59%、6.46%和0.24%。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7年來摩登大道盡管營業收入有一直保持小幅上升,但凈利潤卻起起伏伏,2015年、2016年甚至連續虧損,而ROE多數年份在5%以下。毫無疑問,這樣的經營成績肯定是讓人失望的,盈利能力更是趕不上銀行理財水平。
從自由現金流角度來看,2012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投資性現金流凈流出額累計為21.09億元,經營性現金流累計值為1.75億元,前者遠遠大于后者。意味著,7年間公司根本沒有為股東創造凈真金白銀。
然而,這并不妨礙高管的高位套現,根據數據,2018年實控人林永飛兩次減持套現約1.97億元,減持均價22元。有趣的是,自股東林永飛減持過后,摩登大道的股價走勢便急轉直下,大量的中小投資者無緣再見“高位套現”。追趕互聯網七年,前路是否有光芒?
對于服裝企業來講,品牌、渠道、客群無一不是影響業績的關鍵因素。記者翻閱摩登大道年報,發現上市以來,公司的關鍵詞是“互聯網”和“轉型”。
近年來,由于消費升級、電商滲透影響,傳統服裝行業面臨激烈的挑戰。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需求和購物習慣的變化深深地影響著男裝企業的經營戰略。
在2013年的年報中,摩登大道稱,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傳統零售業有可能通過O2O等創新重新爆發生機,終端零售業態發生了較大變化。隨著消費偏好發生改變,買手店和品牌集合店將成為國內服裝行業新的商業模式。2014年,摩登大道確立了“國際化品牌運營商”的定位;2015年,公司的戰略又變更為“”摩登社交+“全球資源一體化”;2016年,“互聯網+”全球時尚品牌運營商的概念成為公司的主題;2017年和2018年,科技創新成為新的主題。
在不斷變換的戰略方針的指引下,2014年以來,摩登大道線下不斷對實體門店的經營策略進行調整;對于線上渠道,先是自建了電商平臺,后又入駐蘇寧易購、天貓、唯品會、京東、考拉、小紅書等電商平臺;外延方向上,2015年收購意大利公司LEVITAS S.P.A。51%股權,該公司的主要資產是旗下的高級運動時尚品牌Dirk Bikkembergs;2017年,收購悅然心動100%股權,后者是一家從事移動互聯網社交工具類應用的開發和運營服務業務,主要使用群體為歐美用戶;2017年,投資美國硅谷創業公司YouSpace,意在通過互動購物屏幕、互動廣告、交互VR體驗及機器人視覺等技術,打造智能化線上線下購物體驗。
反映到數據上,2013年以來,公司門店數量呈下降趨勢,其中,2016年以來總的門店數量維持在300家左右。另一組數據是,代理品牌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代理品牌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均在32%以上。代理銷售是公司商業內容的重要部分。然而,代理模式終究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銷售國際知名品牌的產品可以獲得較高的銷售溢價,另一方面國際品牌的渠道政策存在較大的變動風險,近年來已有諸多知名品牌,如拉夫·勞倫,取消了國內的代理商,轉而以直營店的形式運營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同時,獲得知名品牌的代理資格也需要付出相應的成本和維護費用,對于服裝企業而言,這些都不得不考慮。
然而,摩登大道到的“互聯網+”轉型戰略,有時候卻讓投資者看不明白。2018年10月22日,摩登大道稱,預向瑞豐集團出售悅然心動100%股權及總部大樓相關資產及負債,擬確定交易總對價為22.4億元,其中,悅然心動100%股權采用收益法預估,預估值約為7.2億元;總部大樓相關資產及負債采用資產基礎法預估,預估值約為15.2億元。瑞豐集團持有摩登大道28.56%的股份,為其第一大股東。
悅然心動2017年5月1日合并進入上市公司報表,并于當年5-12月實現凈利潤4626萬元,全年完成扣非后凈利潤4971.52萬元,當期業績承諾完成率為109%。盡管交易最終被取消,但始終無法讓投資者消除疑惑的是:摩登大道的經營戰略為何始終搖擺不定?
自股東林永飛減持過后,摩登大道的股價走勢便急轉直下,大量的中小投資者無緣再見“高位套現”。追趕互聯網七年,前路是否有光芒?結合公司公告和公開資料分析后發現,以電商、YouSpace為核心的“新零售科技平臺”作為已成為公司2018-2020年的發展戰略。比照上市之初的愿景,以及其后一些列的轉變,投資者難免不質疑,上市公司究竟有沒有想好出路?
來源:投資者網 作者:羅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