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服參與“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展示改革開放40周年服裝變化
日前,“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在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展覽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改革辦、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新華社、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聯(lián)合舉辦,通過關鍵抉擇、壯美篇章、歷史巨變、大國氣象、面向未來等主題展區(qū),運用歷史圖片、文字視頻、實物場景、沙盤模型、互動體驗等手段和元素,多角度、全景式展現(xiàn)了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發(fā)生的偉大變遷,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在其中的“改革開放40周年群眾服裝變化”展區(qū),身著中國不同時期服裝的模特人臺沿階梯遞升排列,展現(xiàn)了國人衣著服飾的變遷。這個展區(qū)由北京服裝學院師生團隊承擔策劃執(zhí)行工作,通過階梯遞升的創(chuàng)意展現(xiàn)改革開放40年的時間軸,把觀眾帶入對歷史的回憶當中。
接到任務后,北京服裝學院校黨委高度重視,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成立了“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之群眾服裝變化”策展小組,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和專業(yè)特色,在中宣部宣教局的指導和支持下,策展小組全情投入、攻堅克難,在兩周之內完成了設計方案、構想、素材、服裝道具等準備工作。
根據(jù)布展方案“突出改革開放40年變遷”的主題,歷經多次篩選、論證、搭配、藝術化,最終從收集的數(shù)百件衣物中,挑選出靜態(tài)展服裝50套、動態(tài)秀服裝24套。
本次展覽是改革開放40年來第一次大規(guī)模地展現(xiàn)中國人民的服裝變遷,巨變過程中的那份懷舊與回憶成為老師們策展的創(chuàng)意,希望以改革開放以來服裝的變遷為主線,展現(xiàn)國人生活水平及精神風貌的改變。在最終入選的50套靜態(tài)展服裝中,涵蓋了工裝、軍裝、運動裝、正裝、禮服等各式服裝,希望觀眾能夠感同身受,從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歲月記憶,在歷史的脈搏中生發(fā)感動、感慨。
拾階而上 觸摸史脈
在國家博物館北區(qū)空間,執(zhí)行團隊的老師們別出心裁地利用“臺階”這一地勢特點,又以年份為線索,搭建出一個由遠及近、層層遞進的服裝發(fā)展歷程,給觀展者以自然的時間縱深體驗感。拾階而上,身著中國不同時期服裝的模特人臺依次排列,分別展示了改革開放40年來服裝在顏色、材質、工藝、款式上的不斷變化。這樣的時間軸,把觀眾帶入回憶中,背板的設計也呼應了服裝變化最明顯的特征:從單色到彩色,從單一到多元。
改革開放之前,由于物資匱乏,人們著裝崇尚簡樸,款式基本上是中山裝、軍便裝、人民裝、兩用衫等,色彩主要是藍、綠、灰即“老三色”。
隨著時代的更迭,進入改革開放初期,背板色調也從灰白過渡到多彩,人們開始接受并追求新穎的喇叭褲、蝙蝠衫、棒針衫等外來的“奇裝異服”款式;隨著中國化纖、紡織工業(yè)體系的逐漸發(fā)展,垂墜滑爽的滌綸服裝開始流行,“的確良”襯衫、碎花裙成為時髦男女炫耀的資本,“西裝熱”代表著對國際范兒的追求,寬肩服裝張揚著自信風度,緊身健美褲更是追求開放的體現(xiàn),藍色白條紋的運動衫、海魂衫和回力鞋成為那個時代的一股清新潮流。80年代,中國服裝從“保守樸素、樣式單一”逐步走向“熱情開放、色彩斑斕”。
90年代,改革開放帶來了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服裝產業(yè)緊跟國際潮流,演繹了中國的都市時尚。職業(yè)女性穿著筆挺有型的套裝,男士服裝商務休閑的概念開始興起,襯衫、T恤、運動休閑服裝、風衣、羽絨服、棉服、羊毛衫、羊絨衫等適合不同場合的服裝類型豐富多彩,日益滿足人們多元化的生活需求,牛仔裝、緊身T恤、露臍短衫、吊帶背心、迷你裙則成為年輕一代的個性言說方式。
進入21世紀,人們的物質生活基本得到滿足,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精神追求帶來棉麻服裝的回潮,崇尚擁抱自然、挑戰(zhàn)自我的戶外運動服裝成為全民裝備。人們的著裝審美多元化,強調個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
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具有民族風格和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新中式服裝日益受到青睞,體現(xiàn)了當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和不忘初心的精神追求。
以服裝為原點,對歷史窺見一斑。服裝的演變,直觀地反映了當時社會大背景下人們的精神風貌,使觀眾深刻體會到時尚的傳承和變遷,感受到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生活水平發(fā)生的巨大變化。
動態(tài)呈現(xiàn) 耳目一新
開展首日,在“希望的田野”展區(qū),伴隨著《春天的故事》等具有時代記憶的旋律,時尚傳播學院服裝表演專業(yè)的學生們?yōu)樵趫龅挠^眾上演了一場特別的服裝秀。24模特身著闊腿褲、花襯衫、風衣、復古牛仔衣等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服飾進行走秀,他們手拿大哥大、收音機,抱著吉他,既展示了改革開放40年國人的服裝變化,也展現(xiàn)了人民群眾生活的點滴改變。
北服策展團隊的老師介紹說,通過展覽在回顧歷史的過程中凸顯百姓生活的巨大改變,凸顯我們對于中國文化的認同感和榮譽感。當今我國服裝產業(yè)擁有更多更好的設計手段和工藝材質,由中國傳統(tǒng)文化、工藝、面料及審美體系設計出來的服飾更加符合當代審美,更加符合全世界人民對于時尚的理解,可以把中國文化、中國時尚推廣到世界舞臺,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傳播大國形象。
服裝名片 文化使命
從時代的角度看待服飾,從未來的高度認識傳統(tǒng)。服裝,作為一種隱性的意識形態(tài)符號,對外彰顯著大國形象,對內則吸引著人民對傳統(tǒng)文化的關注。改革開放40年來,國人服裝的風格、色彩從單一走向多元,如今的服裝成為勾勒個性、體現(xiàn)風貌的方式,喜好不同,選擇各異,尊重個體,傳播文化,體現(xiàn)出文化的張力和價值。
服裝關乎世道人心、族群凝聚和文脈延續(xù),復興的中國需要文化標識、文化自信和文化凝聚力。北京服裝學院將充分發(fā)揮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職能,進行服裝的保護、研究和整理,擔當起文化傳承、文化創(chuàng)新和民族文化復興的歷史責任,不斷為喚醒民族文化記憶、提高文化共識和凝聚力、增強文化自信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 為打開國際市場 擴大山西知名度省長帶隊攜知名品牌亮相進博會
- 山西省紡織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毛麻絲產業(yè)科技服務隊在大同中銀紡織服務
- 虎門服交會早知道:第25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暨虎門時裝周備戰(zhàn)會召開
- 富民快訊:2020虎門富民時裝節(jié)11月20日—21日與您盛情相約
- 大朗快訊:第十九屆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品交易會圓滿落幕
- 木棉道時尚秀場:虎門時裝周“陌上木蘭·扶搖”時裝發(fā)布會預告
- 時尚品牌的數(shù)字化創(chuàng)新——2020北京時尚高峰論壇北京聯(lián)合大學分論壇暨第三屆品牌與新媒體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 行業(yè)盛事:做小而美、高精尖的專業(yè)展 帶你領略2020虎門面輔料展現(xiàn)場氣氛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