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救贖,以退為進!百麗服飾能否涅槃重生?
據了解,2017年7月28日,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百麗)悄然在其官網上發布公告稱,百麗以協議安排方式提出的私有化建議,于2017年7月25日(開曼群島時間)正式生效。輿論為之嘩然,唱衰百麗的聲音不絕于耳。難道百麗的退市就是宣告失敗嗎?
退市≠衰敗
誠然,最近幾年百麗的表現差強人意,盡管百麗的董事會接受了私有化建議,但僅憑這些并不能證實百麗的衰敗。
1.百麗的真實經營現狀
銷售持續下滑和入不敷出是判斷一家公司經營狀況不良的重要指標。顯然,百麗兩者皆不是。
這幾年,鞋服市場需求一直萎靡不振,再加上電商的沖擊,作為傳統鞋服企業的百麗若能幸免才是怪事。主業自有品牌鞋類業務銷售下滑拖累總銷售增長滯緩,利潤大幅跳水。這種情況下,關閉銷售網點以減少損失屬于正常的企業經營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百麗依托運動服飾業務依然實現了自2007年香港上市以來銷售收入的持續增長,至今未出現虧損。資產負債率僅為16.13%,手握35億港幣現金的百麗,無論如何都難以和“衰敗”兩字產生聯想。
2.業績完爆同行居首位
零售業持續低迷,百麗的表現雖不夠出彩,但其競爭對手的表現亦不搶眼。曾經享譽全國的達芙妮,銷售連年下滑,深陷虧損泥潭。其他知名鞋業公司如星期六、奧康和紅蜻蜓等也在水深火熱中苦苦掙扎,盡管它們不像達芙妮那樣虧損,但銷售壓力很大。畢竟百麗無論是銷售規模,還是獲利能力方面,都是這些對手的好幾倍。如果注定傳統鞋服企業終將消亡,那百麗看起來也能多撐數年吧?
3.賤賣的指控難以信服
外界詬病說百麗被賤賣了,理由無非是百麗曾在2013年市值登頂1500億港元,結果卻以低于上市首日時的市值670億港元的531.35億港元被賣,縮水近1000億港元。

事實上,以曾經的最高市值與現今的賣價對比并不科學。每股市價是投資者對公司未來預期所給出的一個心理價格。當投資者不看好公司未來時,市值自然會大幅縮水。百麗曾在2016年年底每股跌至4.23港元,雖在2017年后略有回升,但在2017年4月18日暫停買賣之前一直在5港元上下徘徊。
所以,買方提供的私有化價格6.3港元/股并不能算賤賣。此外,根據2016年年報披露,百麗資產總額為310.55億元人民幣,低于531.35億港元(以1港元=0.8501元人民幣)的成交價。如果再剔除應付貿易賬款和短期借款等負債,百麗的可用資產更低。總而言之,百麗531.35億港元的成交價并不能算賤賣。
自我救贖實屬無奈
既然百麗還未到破產邊緣,為什么愿意接受私有化建議將自己辛苦養大的“孩子”交給他人?
1.快時尚趨勢下的厄運
快時尚成為鞋服市場的一大趨勢。商海沉浮多年的百麗CEO盛百椒很早就感知到了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可惜他只看到了表象而從未理解快時尚究竟需要企業提供怎么樣的產品。
所以,百麗率先創建的電商平臺“淘秀網”(后改名為“優購網”)雖在前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最終難逃失敗的命運。作為百麗的銷售渠道之一,優購網并沒有能力去改變百麗自身產品缺乏個性設計和生產周期較長等弊端。
2.主業惡化了整體盈利
發展自有鞋類品牌一直是百麗的工作重點——只有如此,百麗才可以不必受制于人且盈利可觀。在2007年上市后,自有鞋類品牌營收一直占公司營收50%以上,但2014年后就發生了變化,到2016年自有鞋類品牌只占到公司營收的40%,拖累了整體盈利情況。
為應對投資者的質疑,在自有品牌鞋類產品營收提升無望后,百麗只能寄希望于加大品牌的代理力度。一邊減少自營品牌鞋類零售點,一邊卻加大運動和服飾零售點。非主業承擔了彌補主業虧損和增長的重任,這顯然不是百麗所期望的。
3.決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
歲月不饒人,英雄終有遲暮時——出生于1935年的百麗集團創始人鄧耀早已步入耄耋之年,也逐漸退居幕后,而獨挑大梁的盛百椒也已不年輕。盛百椒在業績說明會上承認“年屆65歲的自己不會用電腦”,無怪乎他心生退意,默認了“能力及價值觀上難以再為公司帶來大貢獻”。
重振雄風會有時
百麗私有化已塵埃落定,其創始人鄧耀和CEO盛百椒也套現離開了決策層。被交給投資機構的百麗是否能重振雄風,其實概率很大。
1.私有化實為轉型前奏
鄧耀和盛百椒接受高瓴資本和鼎輝投資向百麗提出的要約收購想必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鄧耀說過:“啟動轉型是公司目前的當務之急。要讓公司基業長青,目前是進行根本性改變的合適時機。
基于聯合要約方的長期承諾與投入,我們認為新的安排能夠讓聯合要約方的優勢資源結合新一代管理層的干勁,帶領集團持續健康發展。”為了確保私有化順利進行,盛百椒也曾公開承諾“自己將再工作兩、三年,希望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幫助公司順利轉型過渡”。
私有化后,占30.5%股份的于武和盛放領銜的管理層財團也將為百麗私有化的順利過渡保駕護航。要知道,于武和盛放在鞋服市場擁有豐富的經驗,且都是公司的老將,對公司了解甚深。盛放與盛百椒是叔侄關系,想必私有化的進行不會遭遇太多阻礙。
2.“白衣騎士”值得期待
以57.6%股權掌握公司控制權的高瓴資本是亞洲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先后投資過美團、京東、摩拜單車和地平線機器人等。通過其投資的項目可以看出,高瓴資本關注的是標的未來價值,不會因為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收益。
對于新消費模式,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也明確表態“幫助百麗國際在充滿挑戰的零售市場環境中推行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轉型,從而重獲長期的市場競爭力。”
另外,持股11.9%的鼎輝投資是中國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機構之一,投資領域十分廣闊,包括蒙牛、美的、奇虎360和晨光文具等。
同時,鼎輝投資也是一家注重長期績效的投資公司,其核心理念就是“為投資人、被投企業不斷創造價值”。兩大“白衣騎士”資本在高科技領域的豐富經驗將為百麗新模式的摸索提供經驗支撐。
3.線下網點成崛起關鍵
百麗雖然在新消費趨勢下因未能順利轉型而陷入發展瓶頸,但其賴以壯大的根基依然存在。這其中最讓人垂涎的莫過于遍布全國的零售網點。體驗經濟時代,面對面的交流更能理解消費者的需求,如果善加利用百麗的線下渠道,電商的威脅不足為懼。
為了生存,百麗選擇了一條由上至下的激進變革之路,徹底改變了原有的經營思路和商業模式。如今我們還不曾看到百麗私有化后的成果,無法定論這種壯士斷腕的方式是否正確。但就沖百麗這份一往無前的決絕,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定能“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更多精彩報道,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