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戈專欄|房地產仍是穩增長的可靠力量
上半年的主要經濟數據表明,我國經濟正在走出底部。其中,投資拉動功不可沒。
雖然1-6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3.1%,但降幅比1-5月收窄3.2個百分點。6月環比增長5.91%,專家估算6月同比增長5.4%(5月為3.9%)。
我之前說過,房地產是受疫情影響較小的行業之一。6月份房地產投資是個小小的亮點。1-6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已然轉正,同比增長1.9%,而1-5月為下降0.3%。
雖然1-6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8.4%,但降幅比1-5月收窄3.9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也下降5.4%,但降幅比1-5月收窄5.2個百分點。
房地產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帶動進而對經濟的貢獻,6月有了明顯體現。除了直接拉動,還表現為對產業鏈的帶動。6月,挖掘機、水泥、鋼材和載重汽車產量同比分別增長62.9%、8.4%、7.5%、20.4%,這里就有房地產投資帶動的功勞。此外,住宅銷售對消費的帶動也不可忽略。
1-6月財政收入情況可能還要過一兩天公布。財政部數據,1-5月,全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1091億元,同比增長0.9%。預計1-6月全國土地出讓收入大概率維持正增長。據機構監測,2020年上半年全國300城市土地出讓金額為23716億元,同比增長3%。在主要稅種的收入都在下滑的背景下,土地出讓收入對地方收入貢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央提出今年要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而“穩投資”應該包括穩定房地產投資在內。我個人認為,穩定房地產投資,就需要穩定房地產調控政策、房地產市場尤其是房價、地價。而穩定房價預期也應該納入到“穩預期”里。
那如何看待深圳近日升級房地產控調?
問了幾位地產界人士,他們對深圳升級調控,并不感到意外。雖然深圳房價上漲有其特定的城市背景,需求太旺盛,而新增供應不足,但在全國主要城市普遍保持穩定的情況下,深圳今年上半年的樓市波動顯得過于突兀。有些專家覺得深圳此次加碼調控的“嚴厲”程度超出預期,但仔細分析,有的條款并未超出北京上海的調控水平。
總體來看,深圳此次調控升級,仍是貫徹房住不炒、防范資產泡沫原則下,城市政府因城施策的應有之義。
下半年,會不會有其他城市加碼調控?深圳的啟示在于,只要哪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波動過大,特別是房價出現了快速上漲的苗頭,主管部門就會發出預警信號,并不排除某個或幾個調控條款加碼的可能,就如同2019年7月的蘇州。但目前來看,全國主要城市,還沒有其他城市的熱度到達深圳這樣的程度。
如果你同意2019年的房地產市場稱得上是“穩定”或“基本穩定”,那么,2020年下半年以及2020年全年大概率也是如此。問題在于,即便全國市場整體上是呈現這樣的態勢,各市場主體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冷暖自知,分化依舊。
如你所知,疫情之下住房需求只是有所延遲,并未消失,這已為3月下旬售樓處開放后,樓市成交的回暖得到印證。但不能用3月下旬至4月的交易數據,作為判斷全年的依據。回暖的可持續性和強度,要放到更長的周期來觀察。6月的情況大致會延續到7-8月。
區域和城市的分化不會輕易改變。我個人最看好長三角的樓市,其次是珠三角。西南區域交投的活躍性要差一些。至于城市之間,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的房價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回落,二三線城市漲幅略有擴大,但不能據此認為三線城市的機會又來了。
我一直跟地產界的朋友說,僅就我國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基數而言,房地產仍有較長的發展時期。這種波動不大的市場環境里,房企有沒有可能找到超常發揮的機會,或者像少數房企期望的彎道超車?老實說,很難。
過去,在以45度角上揚的市場運行曲線下,有些房企之所以能實現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長速率,說到底,是因為它們的風險偏好高,敢于加杠桿。如今,雖然流動性充沛,但加杠桿的風險系數已是過往的數倍。現在這個階段,對那些尋求高增長的房企,在城市選擇、拿地時機的判斷力,產品的打造能力、資源聚合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異乎尋常的要求。一旦拿錯了地,而屆時去化又慢,面臨的就不是超越,而是掉隊。
大多數房企,在樓市下行的動力不足,上漲又不允許的情況下,最重要的還是追求成交量。備案價高一點當然有利于利潤率的提升,但有效的成交和回款,才是現金流優良的根本。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可售貨值較高的房企,表現將優于同行;但中西部才是產品的決勝之地。
至于購房者個人,自2017年以來我就堅持認為,投資性購房的好時期已然過去。高凈值人群出于資產配置的需要,在符合政策規定的前提下,做一些不動產的投資組合是可以理解的,但普遍而言,追求房產高溢價回報已經不合時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