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響“消費振興”頭炮:單日成交破百億 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后疫情時代,新經濟對于經濟提振的正面效應正在顯現。
18小時12分鐘,“五五購物節”上海地區消費支付總額破百億元。5月4日晚8點,上海市商務委公布了“五五購物節”的實時數據,自5月4日20時購物節啟動后的24小時內,上海地區消費支付總額達156.8億元。
在這一過程中,阿里巴巴、蘇寧易購、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也發放了上百億補貼。5月6日,阿里巴巴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5日0點-16點,天貓平臺上的上海商家成交額達去年同期近200%,在天貓平臺業績超去年同期的上海商家數以萬計。同時,音頻平臺喜馬拉雅也與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企業聯合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擬構建360度的“有聲南京路”,融合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和消費行為。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認為,上海作為全國的經濟中心,集聚中、高消費人群,同時面向國際。上海經濟提振能夠起到帶動全局的作用,促進全民對整體經濟復蘇的信心。此外,線上平臺的集體參與,也能激發消費者強烈的購物欲望,是打造數字化商圈、商街、商場的轉型升級的契機。“線上流量反哺線下實體,帶動了線下商圈人氣,壯大實體經濟的粘性。”
補貼金額達130億元
5月4日晚,上海“五五購物節”啟幕4分鐘,上海地區消費支付的實時金額突破了1億元大關。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天貓、蘇寧等平臺上,優惠力度甚至超過了雙11。其最大的特色在于,上海本土的老字號品牌、國企全面“上網”。
除了百聯集團、光明集團、杏花樓等企業,互聯網新秀叮咚買菜、B站、小紅書、喜馬拉雅等也參與進來。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分別與百聯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將百聯旗下的新世界城、第一百貨等傳統百貨進行數字化改造,搬進線上直播間帶貨。
拼多多數據顯示,“五五購物節”啟動后的20個小時內,上海地區用戶在拼多多平臺下單超過200萬筆,成交額超過1.5億。136家拼多多直播間等全渠道在20個小時內,累計觀看人次超過了7800萬。其中,超過四成用戶來自上海及長三角區域。
上海作為國內首批社零邁入萬億級的城市之一,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35萬億元,連續三年穩居全國城市首位。因此,此次打造購物節的目的,旨在順應消費升級趨勢,以大力度刺激消費需求,釋放被疫情凍結的內需潛力。
阿里巴巴首席市場官董本洪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興消費就是全場景覆蓋,為線上線下所有想出門和不想出門的消費者,創造方便的購物機會。“疫情雖然抑制了消費,但是從目前的各個數據來看,我們對于消費回暖還是非常有信心。”
據統計,此次各大平臺發放的優惠補貼達到130億元。電商平臺聯動主要商圈、商街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以首發經濟、品牌經濟、夜間經濟、退稅經濟、平臺經濟帶動整體消費。
天貓數據顯示,上海品牌水星家紡開賣16分鐘,成交額即超去年全天;上海老字號老廟黃金天貓官方旗艦店開賣僅1小時,成交額同比增長超4000%;阿迪達斯官方旗艦店開賣5分鐘,成交額就超過去年5月5日、6日總和。
另一方面,拼多多的數據也十分可觀。截至目前,該平臺累計帶動上海線下實體銷售額,以及上海品牌線上銷售額總計超32億元。除此之外,拼多多平臺上線的30臺五五折汽車在半個小時內即告售罄,包括5臺凱迪拉克、5臺大眾途觀、20臺大眾途昂。
“我們預計直接帶動線下消費超過50億元,帶動上海消費品網絡銷售額超過50億元。”拼多多高級副總裁王堅此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線上線下聯動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本土電商平臺,拼多多首次參與了線上線下的聯動。從5月1日至5月5日,每天進行線下購物中心的購物券限量派發。
消費者在拼多多領到優惠券后,至商場指定柜臺進行兌換,再到商場內的柜臺消費。拼多多上的購物券覆蓋了第一八佰伴、第一百貨商業中心、百聯中環購物廣場等上海核心商圈,以及上海世紀聯華、上海華聯超市等商超渠道。
線下場景的消費熱情,正在逐漸恢復。五五購物節期間,阿里巴巴旗下口碑餓了么、盒馬、淘寶直播、天貓超市等板塊均有所參與,并和上海千企萬店達成了合作。在此期間,餓了么app上海地區的流量環比暴增51倍。生鮮平臺也參與其中,叮咚買菜數據顯示,在5月1日至5月4日期間,平臺的促銷補貼金額已超過2000萬,拉動消費超過1.2億。目前,上海地區每日交易額超過3000萬,比平時增長近40%。
新經濟正在全面參與到線下消費中。在上海市著名地標南京東路步行街上,喜馬拉雅設立了“有聲南京路”朗讀亭和快閃店,并開展了公開課、商 家互動等多項活動。南京路步行街被譽為“中華商業第一街”,這里聚集了眾多國際知名品牌和老字號品牌,2019年游客數量突破2億人次。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周嵐表示,這一項目的試水是有意義的融合創新,也是在線消費和實體商業的一次深度互動,將成為上海商旅文融合發展的一個典型樣本。“新興消費不但要激發存量的消費需求,更要創造和引領新的、潛在的消費需求。”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商業業態中,新經濟還會有更多的創新之舉。喜馬拉雅副總裁屠琤也認為,通過聲音和文化相結合,可以發掘更多的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消費新場景、新渠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