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19年小牛市收官 市場樂待改革與增配預期
A股年終總結
在不斷推進改革與開放的進程中,2019年資本市場發生眾多積極變化。2019年A股市場演繹小牛市,主要指數年度漲幅明顯,甚至不少指數在全球居于前列,市場的活躍度和風險偏好等方面均有極大改善。2019年科創板開通并試點注冊制,整體運行平穩,為資本市場全面推行注冊制改革積累了經驗。2019年外資加速流入A股,北上資金凈流入創歷史新高。進入2020年,資本市場將繼續深化改革,一系列重要措施將在2020年逐步落地,市場對2020年A股市場充滿期待。
A股以全線飄紅的姿態宣告了2019年行情的結束。
2019年12月31日,滬指上漲至3050.12點,上漲0.33%;深證成指、中小板指與創業板指各自上漲至10430.77點、6632.68點和1798.12點,分別上漲達0.63%、0.95%和0.44%。
最后一個交易日的全面上揚,也讓A股全年的上漲行情完美收官。數據顯示,上證指數、深證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2019年分別累計上漲達22.30%、44.08%、41.06%和43.79%。其中,上證指數創下了2014年以來的最大年度漲幅,深證成指雖不是全球所有股票指數中表現最好的,但是在全球主要股票指數中漲幅最大,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漲幅未超過40%,也不及A股創業板指漲幅。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注冊制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等資本市場改革,以及制度安排上為市場積極引入長期資金等,多種舉措有望推動2020年的A股市場活躍度和機構投資者的配置力度進一步獲得提高。
A股以全線飄紅的姿態宣告了2019年行情的結束。宋文輝圖
指數、活躍度“雙升”
2019年的最后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成功守住了3000點。
交易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滬指雖然累計上漲超過22%,但全年六次圍繞3000點整數徘徊,最終于年末成功站穩這一整數關口。
縱向來看,2019年全年累計上漲達22.30%的滬指創下了近5年來的最大年度漲幅,而同年漲幅分別達41.06%和43.79%的中小板和創業板也創下了近4年來的最大漲幅,深證成指則以44.08%的年度漲幅創下近10年來最大年度漲幅。
橫向對比,A股市場的表現也優于一些成熟市場。例如富時100指數、日經225指數2019年全年表現均落后于上證指數,同時納斯達克指數上漲情況也落后于創業板指和中小板指。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2019年A股指數整體漲幅優于美國、歐洲等成熟市場,但在2018年的市場下行階段,A股市場的回撤力度也更高。
例如2018年全年,上證指數下跌24.59%,同期道瓊斯工業指數僅下跌5.63%;創業板指下跌達28.65%,同期納斯達克僅下跌3.88%。
“A股2019年表現好于其他市場,本身和市場彈性有較強的相關性,因為通常在下行期,A股也會呈現出更大的跌幅,這是因為機構投資者比例較少,導致A股波動性更強。”北京一家上市券商美股分析師表示,“如果2020年全球權益類資產有較好的表現,那么A股行情領先于其他市場也將是大概率事件。”
在指數上揚的同時,A股的活躍度也進一步得到復蘇。
從成交額來看,2019年全年滬市成交額達54.20萬億元,創下了2015年牛熊震蕩行情以來的最大年成交規模。
不過從滬深兩市綜合來看,2019年全年的成交額與2016年仍有距離。交易數據顯示,萬得全A在2019年全年成交額達126.03萬億元,較2016年的126.51萬億元相差0.48萬億元。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從這一成交額所反映的實際成交量來看,2019年的活躍程度已成為4年來之最。
“從成交額來看,2019年已經接近2016年的水平,但考慮到當前市場點位較低,這一成交額反映的成交量實際上已經創下了2015年以來的新高。”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師指出,“因為當前的股價是比2015、2016年更低的,規模相當的成交金額會帶動更大的成交量,因此2019年已是A股活躍程度在近4年來最高的一年。”
樂觀預期的共識
除了指數和成交額的上升外,信用交易賬戶和兩融水位的變化,也呈現出市場風險偏好的抬升。
數據顯示,滬深信用賬戶在2019年9月底重新升至500萬戶,截至2019年11月底,達507.76萬戶。上一次信用賬戶數量突破500萬戶,還是在2014年的11月份,但伴隨A股在次年的劇烈震蕩,監管層出手核查導致信用賬戶出現銳減。
“從信用賬戶的指標來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滿足開立信用賬戶的條件,同時選擇進行信用交易。”北京一家券商非銀金融分析師表示。
與此同時,兩融“水位”也自2018年4月16日以來重新回歸萬億規模。截至2019年12月30日,兩融余額規模達10194.50億元,而自2019年12月18日以來,A股兩融余額已連續九個交易日站上萬億規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A股歷史上共出現過三次兩融站上萬億規模的“周期”。第一次、也是最長一次發生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第二次發生在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第三次發生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而此次則是第四次。
“兩融規模的擴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的信心和情緒,在兩融標的擴容的基礎上,兩融信用交易在2019年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上述非銀分析師表示,“如果市場的樂觀情緒能夠持續,那么兩融有可能迎來一個較長時間的高水位狀態。”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伴隨著A股注冊制等改革措施以及境外資金、長期資金的涌入,A股市場仍然存在較為明顯的配置機會。
“國內在權益類市場上仍然存在低配,即便一些中小盤股看上去存在高估值的問題,但一些藍籌股、大盤股和科技股的估值的確和國際成熟市場還有較大的增長與配置空間。”上海一家外資私募機構基金經理表示,“從制度安排層面,資管新規、外資開放等政策也將進一步利好權益類市場的表現。”
“2020年A股仍然有非常大的估值修復機會,一方面‘凍房’的情況下,市場上資金仍然是過剩的,需要尋找配置標的,而且穩增長預期下,整體貨幣政策有一定的寬松空間。”前述策略分析師坦言,“另一方面,雖然基本面壓力比較大,但經濟和企業部門盈利增速就算有進一步下行,也仍然會好于其他市場,所以對資金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