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利空籠罩之下的棉花市場?
進入本周,因為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整個棉花市場籠罩在悲觀氛圍中。棄市者有之,觀望者有之。尤其ICE期棉暴跌、鄭棉暴跌,就連新疆庫棉花出庫價也應聲而跌300-400元/噸。
眼下,市場利空籠罩,幾無利多可言。那么,我們該如何看待眼下的市場,并如何操作呢?
一、利空已放大到極致
5月10日,美國加稅信息披露之后,ICE期貨跌停,本周一(13日)鄭棉跌停。但是,本周以來,棉價暴跌美國加稅或僅是導火索,因為之前美棉大幅增產預期,加之國儲棉輪出已給市場帶來巨大壓力,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靴子終于落下,也是利空發揮到極致之時。
二、市場仍存在利好因素
其一,為了給突然的加稅提供緩沖期,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也發布公告,2000億清單產品5月10號前出口,2019年6月1日前進入美國,稅率仍是10%;其二,中美貿易爭端雖然惡化,但市場迫切期待兩國元首在6月份的G20峰會上會晤;其三,5月份以來,南疆、北疆已多次發生強降雨、大風、降溫天氣,對今年棉花產量或有影響。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利空散盡之后,棉花市場或迎來轉機。筆者認為,對于棉花人來說,當把握機會,在絕望中崛起。
1、找準市場低點,果斷入市。近期,無論是期貨還是現貨,都有較大跌幅,預計本周之內或仍將沿下跌通道繼續走下去,但這次應該是本年度最深下跌,跌得深才彈得高,絕望越大未來的希望也就越有吸引力。
2、資源仍是今年的關鍵。美國增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國紡織品服裝入美步伐,同樣中國反制,美棉進入中國會怎樣呢?價格還會那樣便宜嗎?國產棉會不會迎來機會呢?
3、再者,今年新疆棉減產預期較強,加之今年開始中國用棉的巨大缺口主要來自進口,進口棉能否承擔起歷史重任?
綜上所述,2019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對于棉花人來說,既有巨大挑戰,又有重大機遇。不懼挑戰勇往直前,擁抱機遇鳳凰涅槃,才能成就一個現代企業的歷史使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