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達股份((600626):子公司污染超標被罰35萬
農歷豬年伊始,申達股份收到新年第一張行政罰單。
2月15日,申達股份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上海申達科寶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申達科寶”),因排放大氣污染物超標,收到上海市浦東新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被罰款35萬元。
2月25日,申達股份公告稱,子公司申達科寶因污染超標,收《行政處罰決定書》。
處罰書稱,申達科寶在排放的額大氣污染物超過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超過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該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十八條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幣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條第二項的規定,決定對申達科寶罰款35萬元整并責令立即改正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的違法行為。
公開資料顯示,申達股份持有申達科寶94.57%股權,前者有絕對控股權。
公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申達科寶經審計的總資產為2.41億元、凈資產為2.24億元、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為1.9億元、凈利潤為916.15萬元,上述主要財務指標分別占公司2017年合并報表對應科目的2.23%、8.73%、1.72%和4.74%。
對于行政處罰,申達股份在公告中稱:“上述行政處罰亦未對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造成重大影響。公司將持續跟進此事項的進展情況,按照相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對于環保問題的整改要求以及后續是否會涉及子公司停產等問題,《證券日報》記者致電申達股份董辦人士,對方稱:“目前處罰的數額只占上市公司極小的一部分,影響很小,由于具體的整改通知及其它相關文件尚未下來,后續相關進程會及時在公告中披露。”
這不是歷史上第一次上市公司因為環保問題遭受處罰。2018年的環保風暴引發了不少上市公司信披違規立案潮。
2018年,超過40家A股上市公司因環保問題遭遇環保部門處罰,隨后部分公司市值一路下跌。更嚴重的,某些上市公司公司因環保停產導致生產經營受嚴重影響而戴上ST的帽子。
去年8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證監會修訂并公布了公開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準則,到2020年年底所有上市公司都將被要求進行環境信息披露。
證監會在2016年曾表示,未來將繼續保持對重大環境污染信披違法行為的執法高壓態勢,全方位打好資本市場污染防治攻堅戰。根據規定,最近36個月內存在違反環保法律、行政法規或規章,受到行政處罰且情節嚴重或者受到刑事處罰的,不得公開發行股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