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百年牛仔老牌 Levi’s 再次啟動 IPO
本周三,美國休閑牛仔服飾品牌 Levi Strauss & Co.(李維斯,下文簡稱 “Levi’s”)宣布,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 IPO(首次公開募股)的相關資料。這家擁有146年歷史的美國標志性牛仔品牌曾在1971年登陸美國股市,后于1985年退市。
Levi’s 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 “LEVI”。發行股票數量和價格區間尚未確定。
作為牛仔褲文化的開創者,Levi’s 此前曾在1971年上市,當時籌集了約5000萬美元的資金,是當時規模最大的 IPO 案例之一。但是上市后公司的利潤有所下滑,股價走勢也不理想。1985年,Levi Strauss重新私有化退市。(更多相關內容詳見:Levi’s 牛仔或將于明年初重返美國股市,市值或達50億美元)
1984年和1996年,Levi Strauss 的繼承人以杠桿收購的方式,先后兩次從員工和外部人手中大規模回收公司股權,重新掌握了對品牌的控制權。然而,為此承擔的巨額銀行負債讓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喘不過氣來,不得不減少各方面的成本以維持公司的發展,并被迫將生產線從美國轉向了海外。在此期間,Levi’s 還被爆出了標注為“美國生產”的牛仔褲其實是在中國生產的丑聞。同時,眾多其他牛仔品牌以及時尚成衣品牌的崛起動搖了 Levi’s 的市場領導地位。
1997年,Levi’s 的年銷售額曾達到71億美元,甚至要高于當時的運動巨頭Nike,然而僅僅四年之后,就下滑到 41億美元。此后十年一直處于低迷狀態。
2011年,Levi’s 董事會邀請曾在Procter & Gamble 寶潔公司工作了28年的 Chip Bergh 出任CEO。在他的帶領下,集團調整了戰略,在確保核心業務穩固表現的同時,拓展到更多不同的品類和市場,成功讓品牌重新回到了健康成長的軌道。
在今年2月初發布的2018財年報告中,Levi’s 銷售額同比增長13.7% 至55.75億美元,連續第五個季度實現兩位數的銷售增長。
目前,Levi’s 在全球超過5萬個零售點銷售產品,其中包括約3000家獨立門店和店內門店。
Levi’s 目前大股東為創始人 Levi Strauss 家族的后裔 Mimi Haas 和 Margaret Haas,旗下日本子公司 Levi Strauss K.K. 此前已經在東京上市。
Goldman Sachs & Co. LLC(高盛集團)和 J.P. Morgan Securities LLC(摩根大通)將擔任此次 IPO 的主要聯合賬簿管理人,BofA Merrill Lynch(美國銀行)、Morgan Stanley & Co. LLC(摩根士丹利)和 Evercore Group L.L.C. 擔任賬簿管理人。BNP Paribas Securities Corp.(法國巴黎銀行證券公司)、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Inc.(花旗環球金融有限公司)、Drexel Hamilton, LLC、Guggenheim Securities, LLC、HSBC Securities (USA) Inc.(匯豐證券(美國)公司)、Telsey Advisory Group 和 The Williams Capital Group, L.P. 將擔任聯合管理人。
來源:華麗志 作者:楊濤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