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陸續放假 鄭棉漲勢受限
中美貿易摩擦磋商&下游補庫,棉價回暖
G20后,中美貿易摩擦緩和,雙方約定在未來90天內完成談判。這一緩和信號修復了國內部分悲觀情緒,鄭棉跌勢因此放緩。1月初,美國貿易代表團訪華,與中國進行副部級貿易磋商。根據商務部發文稱,本次磋商較為順利。盡管中美雙方今年的第一次磋商沒有明確的結論,但雙方對貿易摩擦磋商的積極態度給予市場以信心。應美國財政部長、貿易談判代表的邀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將于1月30日至31日訪美,與美方就兩國經貿問題進行磋商,共同推動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兩國達成協議的最后期限是3月1日,市場對此抱有良好預期。
臨近春節,用棉企業有囤貨需求,棉花購銷略有好轉。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采購意愿調查結果顯示,1 月初,準備采購棉花的企業占 64.6%,環比上升 1.7 個百分點;不打算采購棉花的占4.9%, 環比下降 2.5 個百分點。受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性影響,采購意愿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另外,銷售數據也顯示出了下游的補庫動作。截止上周,國內新棉銷售率周環比降幅小幅收窄,該降幅在持續十周擴大后首次收斂。
受下游采購回暖影響,棉花現貨價格企穩甚至略漲,328棉花價格指數較月初回升99元/噸,新疆地區328機采棉提貨價上調50元噸。

下游降價去庫存已見成效
據有關數據顯示,12月份PMI環比上升1.37個百分點,持續第三個月位于45下方。其中,棉紗庫存指數為61.97,環比略增,是近16個月以來的次高位;新訂單指數為38.41,環比略增0.72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位于40下方。整體而言,12月份PMI為近三年同期最低值;同時,各分項指數也為近三年同期最差表現。
9月份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后,國內紗線和坯布開工率趨勢明顯——震蕩回落至今。12月初,市場傳來中美貿易暫緩的利多消息后,國內紗線和坯布開工率止跌企穩。然而,由于市場信心不足,上游原材料價格疲軟、購銷清淡,下游走貨不暢、價格陰跌,開工率在企穩堪堪三周后再次回歸下降通道。進入1月中旬,隨著春節的臨近,開工率進一步下滑。據中國棉紡織信息網數據顯示,截止本周二,紗線開工率指數為58.8,坯布開工率指數為53.8,均明顯低于去年同期。9月份至今,紗線和坯布開工率指數分別下滑7.7個百分點和6.7個百分點。同期,紗線和坯布庫存指數呈先升后降走勢。12月中下旬以來,企業去庫存初見成效,國內紗線和坯布庫存開始回落。截至本周二,紗線和坯布庫存指數分別為17.7天和28.9天,較上個月同期分別下降2.6天和1.7天,但依然高于去年同期。
隨著春節的臨近,紡企加快資金回籠,去庫存力度進一步加強,棉紗價格進一步走弱。與上個月同期相比,C32S紗線價格指數走跌200元/噸。
商業庫存環比大增,銷售壓力后移
一方面,本年度初始商業庫存同比大增,陳棉供應充足;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國內下游需求,原材料需求預期下降,采購積極性不高。兩方面原因導致新棉銷售進度緩慢和商業庫存持續大幅增加,年后銷售壓力不容忽視。
截至 1 月 18 日,全國銷售率為 32.4%,同比下降 7個百分點,較過去四年均值降低 15.9 個百分點。其中,新疆銷售率僅30.5%,較去年同期下降8.5個百分點。12月底,全國棉花商業庫存為496萬噸,環比大幅增加70萬噸,增幅16.4%。本年度以來,月度同比一直呈增加狀態,且均為近幾個年度以來同期最高值。
現貨市場供給壓力大,期貨市場壓力也不遑多讓。去年11月份至今,鄭棉倉單幾乎呈單邊上升走勢。臨近01合約交割,鄭棉倉單有短暫的少量回落,隨后又開始大幅上升。截至目前,已生成倉單量為64萬噸,有效預報8萬噸。中美貿易摩擦使得鄭棉大幅波動概率增加,現貨市場購銷清淡和采購習慣改變以及倉單生成便利是生產巨量倉單的主要原因。
12月份棉花商業庫存創近年新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