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的故事總是一個接著一個……
記得北京三里屯優衣庫不雅視頻泄漏之初,有不少人都在網上一副“你們竟然都沒看出來的樣子”表示泄漏視頻就是優衣庫的炒作。一些專欄作家甚至變身“真相帝”分析出這是一次“惡俗卻有效的營銷事件”,指出了優衣庫是如何用“明顯的擺拍”、“瞬間多點爆發”進行推廣營銷的,甚至“抖出”這是在“為虛擬試衣間做鋪墊”。
好在事件結束,真相浮出:公開視頻的人與優衣庫無關。
其實,人家要是真玩起來營銷可比那些“真相帝”想得高級不少。
盡管聽起來有點荒唐,但不少人都患有花錢恐懼癥。他們常常在品牌店面對一堆衣服拿不準自己到底想要哪件。
為了幫你省去選衣服的煩惱,順便推銷下這一季600種款式不同的T-shirt,優衣庫就在它澳大利亞的店內上線了能用腦電波幫用戶選衣服的“發箍”來為自己賺吆喝。
這款產品是由日本Dentsu ScienceJam公司的腦電波傳感技術和硅谷NeuroSky公司生產的傳感器相結合而生的。
具體來說是使用頭戴式神經科學儀器來測算客戶的情緒,并通過程序將情緒和店內600個花色的款T-shirt進行匹配。最終,為你挑出一件滿意的衣服。
這項黑科技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UMood。測試時,消費者將坐在大屏幕對面的椅子上,并佩戴起下圖這個頭箍一樣的頭戴式設備。
之后,優衣庫會給消費者播放幾段短視頻,且每一段都會代表超過10種不同的情感氛圍。此時,緊貼前額的傳感器會監測并記錄下消費者看視頻時的大腦活動變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之后,通過系統內的算法將大腦反應出的情緒氛圍反應歸結為五個類別:感興趣,喜歡,專注,感到壓力和困意。然后,系統自動將這種情緒反應同之前通過調研被劃分在不同情緒區間的T-shirt進行配對,從而幫顧客選出最符合當下狀態的衣服。
澳大利亞喜劇演員Benjamin Law 體驗了一下這個黑科技。戴上頭戴設備后,他開始觀看一系列視頻:在森林讀書的女性,小貓,盛開的櫻花還有一個舞者。不久算法選擇了他的狀態此時為冷靜,并開始在屏幕上為他秀不同的衣服,從而監測他的腦電波反應。最終,系統選擇了一件印有玩具總動員的綠色T-shirt。
對于這個結果,Benjamin表示這玩意兒還真準,“綠色的確挺合適我當時的狀態,而且我是皮克斯的粉絲。”
不過,目前這項黑科技只被應用在澳大利亞的悉尼和墨爾本市,但優衣庫表示如果效果不錯就會被應用在其他城市中。
你以為他們說的效果是指測算的準確嗎?我可不這么看。
盡管科技在整件事中占有不輕的地位,但是整盤棋應該更像是一個摻入了科技的營銷策略。優衣庫希望得到更多潛在用戶的注意,從而讓更多的人去優衣庫嘗試下黑科技,之后掏腰包帶走頭箍推薦的那件T-shirt吧。
總之,比起視頻泄漏,這才是更高級的營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