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樵夫砍材,斧子為器;漁夫捕魚,網為器;電商時代,流量為器,O2O時代,于傳統服裝行業而言,何為“器”?——線下門店。純電商無法企及的,線下體驗、倉儲資源、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等是傳統企業轉型O2O的絕對優勢,這一點毋庸置疑。
然而就服裝行業O2O目前的狀態,線上線下難以融合、實體門店不愿配合、線上會員難以激活等這樣那樣的問題。即便擁有這些絕對優勢,從企業的業績報表來看也并沒有什么“卵用”,反而陷入了騎虎難下的局面。
那么該如何解救陷入迷途的服裝行業O2O,傳統企業又該如何“利其器”?帶著這些疑問筆者找到了多年從事服企O2O轉型服務的齊著云科技總經理鄭林峰。
“結合我們目前正在合作的幾個服裝企業O2O案例,服企O2O運行難以成功最大的障礙在于門店,但是能讓O2O活起來的關鍵同樣在于門店,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為什么這么說?首先門店是執行O2O的零售終端,企業要通過門店通過導購去傳達O2O的概念,去培養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其次門店是線上流量來源的主要通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粉絲尤為重要,‘得粉絲者得天下’并不是一句空口白話。”鄭林峰表示。
案例:pinkmary首次嘗試O2O
Pinkmary是臺灣著名的時尚女裝品牌,于今年6月份與齊著云進行O2O深度合作。鄭林峰表示,“在O2O的浪潮下,此次合作希望在中國女裝領域樹立起O2O成功轉型地標桿,所以無論在戰略設計、營銷推廣、平臺運營、員工培訓上都將投入十二分的精力。以往傳統企業O2O轉型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線上渠道的開拓,而在制定pinkmaryO2O營銷方案時,遵循了以線下門店為核心的原則,步步為營。”
一是制定門店新增會員指標。有壓力才會有動力,起初各門店在嘗試O2O模式時,必須要求每個導購按日完成新增會員指標,例如2人/日,那么一個月或者一年后,我們便可以清楚算出線上實體店的粉絲數量(不包括流失率)。而且通過門店吸引的粉絲轉化率極高,帶給各門店的將是一筆巨大的潛在財富,這就是傳統服裝企業得天獨厚的優勢。
二是線下門店為倉儲,為線上服務。O2O模式的核心在于線上為線下引流,線下為線上服務。這一點筆者不得不承認拉夏貝爾的“門店發貨+同城快遞”方式的高明之處,不僅提升了快遞速度,還提高了服務質量。
鄭林峰告訴筆者:“拉夏貝爾是直營模式,不存在品牌商與加盟代理商、門店與門店、線上與線下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但對于直營+代理模式的企業而言,就是必須解決的問題。以pinkmary為例,我們提供的方案是門店搶單模式,即用戶線上下單,由就近門店搶單發貨,線上所得利潤歸該門店所有,既可以解決利益分配問題,又可以減輕門店庫存壓力,加快物流速度,一舉多得。”筆者認為,此計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但是否有效,我們只能靜觀pinkmary接下來的表現。
三是門店自主維護會員。傳統營銷時代,品牌商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聯系幾乎為零,消費者想要什么,喜歡什么我們無從得知,因此很難經營維護好客戶。
而Pinkmary采用的是各門店自主維護會員的做法。線下因為每個門店所處的城市、氣候、文化、顧客群各不相同,所以由當地門店自主管理會員能夠更好地實現本土化、個性化。同時,線上可以通過移動端門店,實時查看會員資料、訂單詳情、商品信息等,通過大數據分析該門店會員的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從而更好地維護和管理會員。
Pinkmary的首次試水筆者祝愿能開花結果,以此可以堵住那些對O2O模式質疑的悠悠之口。另外在這場O2O大戰中,風險在所難免,傳統服裝行業只要回歸門店,回歸商品、回歸服務,利用好線下資源優勢,就能戰勝電商,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