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nder McQueen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上演的“Savage Beauty(野性美)”秀演
時裝藝術展無所不在。這一全球現象包括Alexander McQueen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上演的“Savage Beauty(野性美)”秀演,由于大受歡迎延期至8月7日結束。那里是時裝展覽會的發源地,在當時博物館館長Philippe de Montebello和Diana Vreeland的管理下,在1983年對Yves Saint Laurent進行了研究——成為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為還活著的設計師在博物館里舉辦的服裝秀。
蒙特利爾美術博物館上演的Jean Paul Gaultier服裝秀“從時裝T臺到人行道”將延續到10月2日,代表著這位標新立異的設計師35年的時尚生涯。館長Nathalie Bondil堅定不移地獨立策劃和資助秀演,并預定將巡游世界進行展出——從達拉斯、舊金山穿越馬德里和鹿特丹。巡回展出的現象,起到了極大的全球影響力,是博物館世界里另一個拓展方向。
去奢侈品最大的市場展出
時尚真值得展出嗎?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沒有明確的標準,對各種各樣的秀演進行評斷?
7月24日之前,人們涌入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為了看一場“Inspiration Dior(靈感迪奧)”。它由Dior公司策劃,將時尚與現代藝術主流作品作比較。在上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文化Chanel”,把展品與現代主義展覽相融合,10月活動就將移師北京。
這樣自籌資金的展覽不是純粹的宣傳——他們有一個藝術基礎。但他們也強調一個品牌的歷史,用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場產品來教育民眾。
博物館展覽的發展只是這千年內時尚本身發生變化的縮影。隨著技術發展、即時圖像和全球參與度的影響,時尚已從小眾喜愛的群體發展到“萬人迷”——甚至成為了一種娛樂——對每個人來說。正如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館長Beatrice Salmon說的,“之所以有那么多展覽是因為時尚始終吸引了大批觀眾。”
博物館從某些方面改變了設計師對待他們自己的檔案室。西班牙Getaria的一家新博物館是Cristóbal Balenciaga的發源地,里面的禮服都有自己的主人,其中有些人在今年夏天的開幕式上出現過。Hubert de Givenchy是Balenciaga博物館背后的力量,花了十年時間說服那些女士來捐贈服裝。
編輯Hamish Bowles則略有不同。Hamish Bowles去年在紐約及最近在舊金山德揚博物館舉辦Balenciaga的展覽。Bowles先生曾去過現任Balenciaga的設計師Nicolas Ghesquière的檔案室。但作為舊金山博物館的客席策展人,他與博物館的檔案人員及其他出借服裝的人一起辦展。 現在,所有的品牌都在不斷從過去汲取經驗發展現在——至少因為那些歷史是靈感的來源。
Gucci 9月將在佛羅倫薩開一個專用的博物館。現任設計師Frida Giannini說這個博物館將是在一個15世紀的建筑里,那里以前是她的辦公室。博物館將“融合時尚與藝術”。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大師Giorgio Armani 2000年在紐約Solomon R. Guggenheim 博物館的展覽引起了爭議,因為設計師就是服裝的捐獻者。巴黎Les Arts Décoratifs首席藝術館長看到這個展覽就是“改變現狀”的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