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叱咤時裝圈的優雅才子伊夫·圣羅朗(Yves Saint Laurent)已經離開我們近三年的時間,他的設計才華也在時裝界樹下了不可被遺忘的里程碑,而他的生平卻有很多你所不知道的人生細節,下面就跟隨MSN奢侈品在這個緬懷故人的清明節日里共同回顧一下伊夫·圣羅朗的精彩傳奇人生。法國時裝設計大師伊夫·圣洛朗于2008年6月2在巴黎逝世,享年71歲。至今已經過去近三年的時間,但圣洛朗依舊被認為是20世紀全球最偉大的設計師之一。
來自上流社會的纖弱裁縫
1936年,伊夫·圣洛朗出生在法屬阿爾及利亞。作為一個經營電影公司的富家子弟,電影中狂放的幻想和生活中游艇、宴會、舞會、劇院、度假等一切上層人物才有的奢侈和豪華,種下了他一生的品位和對美的渴望。
童年的伊夫·圣洛朗,每晚都由他美麗迷人的媽媽親自抱上床,因為媽媽永遠是舞會的主角,穿著紗衣長裙,環佩叮當。腮邊的輕輕一吻之后,母親曼妙的身姿閃出門外,這該是他臨睡前最美的印象,小圣洛朗總是在媽媽留下的微薰香霧中漸漸入夢。
10歲的伊夫·圣洛朗許下生日愿望:讓YVES SAINT LAURANT這個名字用火炬點燃在香榭里舍大道上。半個世紀之后,伊夫·圣洛朗真的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被熊熊的火光燃起。
17歲時,伊夫·圣洛朗進入巴黎高級時裝學院。翌年,他以一套不對稱深領設計的黑色雞尾酒小禮服裙奪下國際羊毛事務局的設計比賽第一名。
21歲臨危受命成為迪奧首席設計師
19歲,稚氣未脫的伊夫·圣洛朗進入迪奧公司,公司1三分之一的時裝即出自他的筆下。1957年10月,老迪奧先生辭世,伊夫·圣洛朗臨危受命,接下即將發表的發布會,利用黑色毛綢設計出飾有蝴蝶結的及膝時裝,一炮而紅,進而接任迪奧的首席設計師,此時年僅21歲。
1961年,伊夫·圣洛朗在塞納河左岸開設了第一家高級時裝店,名為“左岸”,并以自己 姓名中的三個大寫字母“YSL”作為品牌。他是第一個在巴黎拉丁區開設高級時裝店的設計師。兩年之后,在法國發起的社會革新運動燃遍了整個歐洲,這是一次 能與文藝復興運動相媲美的平民文化運動。女性穿上了長褲走出家庭,接受平民化、大眾化的文化洗禮。
1963年的Smocking系列, 撼動了整個舊有的時尚格局,引起了全球的轟動。伊夫·圣洛朗第一次用服裝給予了女人和男人同等的權利—他的模特穿上了透明內衣、黑色的摩托皮夾克和長筒 靴。長褲迅速成了YSL的旗幟性形象,讓女人邁開了自信的步伐。YSL終于成為了時尚的標志。
伊夫·圣洛朗的生命中,有一位醒目的女性—凱瑟琳·德妮芙。他們在1967年的一場電影首映式上相識,開始了他們長達一生的友誼。以后的歲月中,凱瑟琳·德妮芙不僅是圣洛朗每場秀上的座上客,而且每在新作發表前,她也會自愿充當模特兒,為之宣傳。他們的友誼微妙又神秘,就像紀梵希和奧黛莉·赫本一樣,又交織成一段關于美和愛的最動人的傳奇。
1998年夏,法國世界杯足球賽開幕式上,伊夫·圣洛朗的時裝覆蓋了整個綠茵場,300多件代表40年來圣洛朗創作成就的衣裙由各國模特一一展示在法蘭西體育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就是一場完整的圣洛朗時裝回顧展。毫無疑問,法國人以獨一無二的法蘭西式浪漫和激情,向這位時裝設計師致以最高的敬意。
1958年3月,法國總統授予伊夫·圣洛朗榮譽軍團騎士級勛章,這是法國總統第一次為時裝設計師授勛。1983年,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第一次為在世的設計師舉辦回顧展:圣洛朗25年設計歷程。伊夫·圣洛朗的頭像還被印在了法國的錢幣上,他是獲此殊榮惟一活著的人。
2002年的最后一天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宣布退休并關閉了自己的工作室,他說"我一輩子都服務于女性,直到最后一刻,以此表示對她們的愛和致敬。"
伊夫圣洛朗 絕世收藏嘆為觀止
時裝大師伊夫·圣·洛朗的宅邸也許你在曾經的時尚大片中見識過,但你絕對想象不到其間有多么豐富。從法國時下流行的當代藝術,到古埃及石棺、圓明園鼠首和兔首……就像個小型博物館,讓人嘆為觀止的絕世收藏林林總總。而這些也正記錄著伊夫·圣·洛朗和他的搭檔皮埃爾·邦杰財富積累的軌跡與變化著的趣味歷史。
畫家Léger的作品—《The Black Profile 》(1928)與畫左側的Jean Dunand創作于1925年充滿裝飾主義風格的大花瓶。
1995年 10月27日,Yves Saint Laurent和模特Sibyl Buck在他位于巴黎Rue de Babylone的華麗公寓內 ,Saint Laurent身后是畫家Léger的作品—《The Black Profile 》(1928), 而Jean Dunand創作于1925年充滿裝飾主義風格的大花瓶則位于畫作的右側,這幅時裝大片渾然天成。
伊夫·圣洛朗的愛人
皮埃爾·邦杰是重要的是伊夫·圣·洛朗多年的愛人,這位出生于歐洲大陸最西端邊陲小鎮的青年,年紀輕輕就來到了巴黎。抵達的頭一天他碰上了在街上試圖殺死自己的詩人雅克·普萊維爾(Jacques Prevert),詩人一頭栽倒在他懷里,他又害怕又興奮巴黎,真是個充滿奇怪邂逅的流亡者故鄉呀。緊接著,他邂逅了伊夫·圣·洛朗。
皮埃爾·邦杰與伊夫·圣·洛朗整整相伴了50年,其中18年他們是同性伴侶的關系,后來他們的愛情破裂了,友誼長存,另外的32年,皮埃爾·邦杰成了時裝大師最忠誠的商業伙伴、“伊夫·圣·洛朗高級定制屋”總裁、狂熱的歌劇愛好者、民間政治家、“伊夫·圣·洛朗基金會”發起人、慈善家、藝術品收藏家、尚存人世的伊夫·圣·洛朗代言人。
即使從未親臨過他們的宅邸,也能在數不盡的時尚大片中見識其間的寶藏,就象個小型博物館,擁擠又井然,充當著伊夫· 圣·洛朗及其設計的背景。
從法國時下流行的當代藝術,到古埃及石棺、圓明園鼠首和兔首,并無章法,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誰淘換來的,卻記錄著這對搭檔財富積累的軌跡與變化著的趣味的歷史。在這般濃郁的藝術氛圍熏陶下,伊夫·圣·洛朗之所以成為伊夫·圣·洛朗仿佛都有了規律可循,就連他家的狗一只名叫“農民”的斗牛犬也經常蹲在“飛鳥椅” 上擺出藝術之犬的桀驁造型。
總之,伊夫·圣洛朗的一生即平凡溫馨又充滿的傳奇色彩,但不管怎樣,他生前的才華和事跡會被時裝界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