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11:28,當我抵達萬象城二樓H&M店時,硝煙已經散盡,沒看到一件Lanvin for H&M的產品。那里如常的平靜和有序,就像沒有發生過任何搶購事件一樣。一個坐在店里的女孩大聲地講著電話:“全賣完了,9點多就沒了!”向店員確認,她沉靜地說:“是的,一件都沒有了。”
可以想象此前的搶購有多瘋狂,應該是擄掠式的,以至于片甲不留。
一個站在H&M店門前的“黃牛”為我還原了當時的盛景,她勇敢地在現場倒賣,把一夜的疲倦換成現金。地上一只大購物袋里還有四五件貨未出:黑色短裙、黑色單肩連衣裙、紅色圍巾、棉布購物袋以及一個空鞋盒。原價499元的短裙被叫價899元,1499元的單肩連衣裙被叫價2399元。聽她說,廣告主打的那件明黃色單肩連衣裙加價1200元順利成交。圍觀者中有人輕聲斥之殺豬,她撇撇嘴說,自己前一夜11點就開始排隊,排在第33個,排到早上八點開門,自己屬于第二組,好不容易搶到了這些貨品,“你們還說我心黑?”
一個中年女性死死地拽著兩條黑色裙子,表明她要定了,一邊打電話催她的同伴來。她的男伴來了,看了兩下就表示這樣的版型他可以打出一模一樣的。女伴不甘心,同賣家還價,“你不能刷卡嗎,那現金給你2000。”“最少2300!”賣家第二次叫價2200元,但那對買主還是走遠了。
Lanvin for H&M賣得比很多人想象得要瘋狂,基本屬于曇花一現,大多數人都來不及看到這個系列的真面目。我想起一個潮男的定義:這種限量版的crossover(跨界)作品賣得越快,說明這個城市的時尚指數越高。照今年的情形來看,杭州的時尚指數是提高了嗎?但如果這些搶購者中90%都不是時尚的狂熱分子,而是從中謀利的生意人,有高價倒賣的職業黃牛,或是希望買些樣衣回去抄版復制的服裝界人士,這個問題又該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