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十幾前在北京隆福寺有一個“另類”男裝店,有彈力褲、色彩奪目的T恤,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候,更多人認為這個店里的服裝時髦得過于招搖。如今,這家店已經隨著街道的變遷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北京三里屯Village、西單大悅城等潮流要地出現的店鋪,它被認為是中國主流時尚男裝品牌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個。這就是Cabbeen,作為設計師,卡賓先生自然居功首要。
卡賓先生楊紫明經常在他位于石獅的設計總部對設計團隊的同仁說:“潮流是永遠抓不住的,要不你創造它,要不你跟隨它。”當筆者問起是否能透露下一個季節的靈感來源時,他說:“可以向你偷偷透露的是,下一季我們有一個設計主題靈感是來自歐洲中世紀的圣騎士,所以我會借鑒那個年代的騎士的盔甲設計運用到外套中。”
他的設計哲學
曾經的拳擊手經歷,讓卡賓先生的設計總是帶有勇往直前的力量,或許這也是追求夢想所必需的。這樣的設計原則和追求,折射在品牌上,就是Cabbeen一貫的時尚哲學:“顛覆流行。”他說自己喜歡變化的時裝風格,但要有張揚和陽剛的感覺。他最喜歡的三個品牌包括D&G、Dsquared和Burberry Prorsum,都和他硬朗又不守常規的風格比較接近。
卡賓先生最近剛讀完一個朋友寫的新書《他日沙灘》。他說:“每個人都有過一段窮風流的日子,渴了身體,飽了靈魂。”而做過賽車手職業的他,常常以一個運動員的視角看待設計工作。“其實每一季時裝的靈感來源,我并沒有刻意去尋找。”在他看來,設計師只是將普通生活中所遇的經歷、事情、場景,甚至一閃而過的念頭捕捉到,繼而轉化為設計靈感來源。“所謂的靈感,其實你認真生活,就自然會有了。用俗套的話來講,就是做生活的有心人。”這種汲取于生活的創作靈感,讓他設計的衣服表達的都是他自己的想法。每一季的主題和主題元素,也是他想要表達的階段性注意力的焦點。
“這意味著我們不愿意墨守成規或跟隨別人的步伐,我們做的是引領一種時尚的觀念。”2010年春夏季的設計主題“城市夢想”,所堅持的還是同一命題。這一系列以古典與后現代風格交融的都市建筑為設計靈感,通過時裝的整體造型打造出城市中形形色色的夢想家形象。這是一個個鮮活的和設計師一樣追求夢想的形象。
“我 希望通過這個系列,表達出我對于城市、對于生活的熱愛。”卡賓先生將城市比作一首詩,城市中的建筑作為詩的分割線和標點,作為城市主題的人,就是詩的主題。“其實你我,都是這城市里的詩人。”除了設計師、經營者,也許卡賓先生可以考慮,再增添一個“詩人”的頭銜。
卡賓先生震撼紐約
巴黎。天氣好的時候,他最愛在左岸隨意一家露天咖啡館坐下,看著穿著講究,牽著小狗出來逛街的老婦人,或午后出來約會的竊竊私語的情人,或角落里一手執煙,一手疾筆如飛的作家。到處皆可入畫,靈感也隨后而至。
身為一名設計師,他坦言這個職業影響著他的日常穿著風格,同時也希望自己的設計能夠影響他人的日常穿著。“Cabbeen一貫以來的主張就是T臺和生活零距離,這并非不認可設計戲劇化服裝或高級定制服裝的同行,他們同樣給人以啟迪,但我相信更多的大眾需要可供參考,可供融入和應用的服裝展示。”
他創作中的不安分,對應著服裝秀形式的變化多端。他的作品發布會有時是嚴肅的流水線式展示,有時則是歡快的嘉年華,有時又成為充滿競爭感的角斗場……對創作力旺盛的卡賓先生來說,變化不是他的愛好,而是生命的需要。
偏偏在選擇嶄露頭角的時候,他沒有選擇巴黎,反而是選擇了紐約。2007年,他首次在紐約時裝周舉辦Cabbeen專場發布會,那是BRYANT PARK場地的最后一場男裝發布。從后臺的模特、穿衣工到前臺的主設計師卡賓先生,及Cabbeen演出代表團均受到了空前的關注。國際買家、嘉賓及時尚界人士擠滿看臺,最后三排的座位也被迫拆除以留出更多的空地容納更多的觀眾,現場氣氛熱烈。發布會展示的40套2007/2008秋冬男裝不負眾望,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大膽、獨特的詮釋。
《紐約郵報》在其關于時裝周的預覽報道中寫道:“紐約國際時裝周共有130多場秀,其中有10場是必看的秀,Cabbeen男裝排在第五名。”
愛紐約更愛北京
在2007年在紐約時裝周深受青睞之后,卡賓先生每年在北京時裝周上不間斷發布最新力作,成為北京時裝周的看點。Cabbeen給予業內最大的影響除了成為時裝周票友們的必看場次,也成為品牌的商業推手。
這個射手座、A型血的設計師認為,Cabbeen所倡導的生活方式,還體現在工作與娛樂兼備上,在生活中每一個場合都追求造型的細節,同時勇敢張揚自己的個性。這些也很好地體現在卡賓先生自己身上。
他的時尚原則有三條基準:舒服、尊重和個性。舒服才能帶來從容自如,著裝代表你對于出席場合和他人的尊重,而一個人所選擇的衣服和配搭無疑最能夠體現一個人的個性和獨特魅力。
時髦的男裝難免在服裝結構上傾向西式的立體剪裁,卡賓先生現在十分注重加入“裝飾性非常好”的中國元素,以營造出獨特的交融現代感。不過這是他近期才開始的變化,在創建品牌的最初期,他更青睞的是西方的表現手法和元素。
“最早開始設計Cabbeen品牌和理念時,我經常去歐洲旅行和采集靈感。在時尚之都巴黎,各種秉持了本民族文化精髓的異國文化都被國際時尚界所接受,只不過是以更當代的方式和時尚的手法來表現的。”卡賓先生回憶道。
在這些旅行和與來自不同傳統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交流當中,他發現很多民族都在堅守和發揚自己的傳統和文化,包括在時裝上。他這才意識到,我們擁有中華5000年文化遺產,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品牌和設計中體現出來,無疑是一種浪費和不明智。只是如何取舍是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