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代表中國服裝界在米蘭男裝周上登臺亮相的設計師――計文波,把中國的文化和時尚帶給了世界。
而這位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裝設計師正是咱長春人。
閃爍的燈光、頂尖的名模、迷離的眼神、奢華的服飾、性感的步伐……當這一切被一個詞所籠罩,便成為每個服裝設計師最心馳神往和最為之震撼的舞臺,而這個詞就是――“米蘭”。是的,米蘭時裝周!世界頂級時裝品牌和大牌設計師的超級聚會平臺,每年來參加米蘭時裝周的都是代表國家、并在本國非常有影響力的品牌,參加的設計師也是在本國達到頂級綜合標準的設計師。
從小幫媽媽釘扣子 裁面料
計文波生于1960年的長春,那個年代,這個城市,注定與時尚相去甚遠,然而,也許是對美的感悟與生俱來,計文波從小就很愛打扮自己。當時最流行的服裝就是軍裝,而計文波心愛的軍裝卻被人偷走了,這讓他傷心了很久。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計文波想:如果有一天,我有能力給自己做喜歡的服裝就好了。
計文波的母親是做服裝的,他受母親的影響,很小就開始幫媽媽釘扣子,有時候還裁剪面料。到了工作的時候,他進入一家服裝公司,被分到一個整燙車間。那時候的熨斗是鐵制的,有8公斤重,而當時計文波才40多公斤,每天拎熨斗拎得他胳膊酸疼。就這樣辛苦了好幾年,終于有一天,公司里一位高級工程師說:“這個年輕人字寫得蠻好的,繪畫基礎也不錯,我跟領導班子商量一下,讓他去學服裝設計。”就這樣,計文波開始了他真正的服裝設計生涯。
1996年是計文波事業的一個轉折點。當時全國第一屆設計師博覽會在北京舉行,計文波單槍匹馬到北京參賽,由于經費不足,計文波只是搭了一個非常簡陋的舞臺,進行“勁舞”展示。讓計文波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很不滿意的展臺居然受到觀眾和媒體的青睞。
作為第一代服裝設計師的代表人物之一,計文波在10年來的中國國際時裝周上從未缺席過。從1998年起,計文波在時裝設計屆獲獎無數,其中不乏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全國最佳男裝設計師等傲人獎項,而2004年中國國際時裝周上,他獲得了中國設計師最高獎“金頂獎”,他登上了國內服裝設計領域的巔峰。
從長春到米蘭的蛻變
雖然已離開故土多年,在南方生活的經歷讓計文波有了很大變化,這個北方漢子多了不少南方男人的細膩與沉穩,但話到動情動心之處,計文波還是流露出了東北人特有的豪爽與大氣。
2007年1月,計文波攜“利郎”品牌登上米蘭時裝周的T型臺,進行“利郎-計文波”專場發布。他憑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中國傳統兵馬俑造型為T型臺布景,在米蘭刮起一股“中國旋風”。
計文波告訴記者,每年想要到米蘭時裝周做發布的品牌很多,但是到米蘭做發布一定要經過時裝周評審團的資格審評才行,評審團是由ARMANI、VALENTINO這樣的設計大師組成的。而作為代表中國服裝界第一個在米蘭男裝周上登臺亮相的設計師,他經過了米蘭時裝周評審團的3次審核后,最終站到這個舞臺上。這不但是第一個在這個頂級舞臺上做發布的中國品牌和設計師,在亞洲也是第一個。
“中國設計師要想走得長遠,就必須走出去,登上國際舞臺,向人家學習。雖然祖國日益強大,但我們的設計師當中如今還沒有真正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在這方面,我愿意為年輕人鋪路,為中國設計的未來鋪路。我希望,中國設計師不僅能在國內舞臺上一展風采,而且也能參加國際時裝周,到國際舞臺上展示自己。”在計文波看來,參加國際時裝周發布,這是作為設計師的責任和工作內容。
在計文波看來,中國男裝品牌如今正面臨嚴峻考驗和市場轉折。隨著社會和經濟發展,文化越來越多元化,人們對服裝的理解和穿著習慣也將會有很大不同,這就決定了男性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豐富。面對這種情況,就要用不同設計、風格來滿足不同需求的消費人群。那些缺乏組合、缺少陳列、缺少系列、沒有理念、沒有思想、沒有自己靈魂的品牌,今后注定難以在市場上立足和發展。
一個土生土長的長春人,正用他的努力與勤奮,用他的智慧與敏銳,發現著美,感悟著美,創造著美,升華著美,將中國的美帶給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