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陳列展示是通過對整體店面空間內,全系列產品的統籌配置和組合,完整體現服裝品牌形象和產品風格,是品牌功能化、邏輯化、審美化和魅力化的巧妙結合。它能夠潛移默化的激發消費者的認同,并引導消費者的著裝理念。
一、商品要求:
(1)同季、同類、同系列產品陳列在同—區域內。
(2)疊裝貨品要拆除包裝,夏季薄面料產品每摞4-6件;冬季厚面料產品每摞3-4件。
(3)疊裝每摞原則上所占位置不超過32CM×36CM。
(4)每摞疊裝的間距應保持在lOCM~15CM左右。
(5)每摞疊裝的貨品尺碼序列應從上到下,由小到大。
(6)每摞疊裝應保持肩位、襟位、褶位整齊、平直。
(7)疊裝陳列應避免65CM以下展示或光線較暗的角落展示。經常調換陳列產品的位置,以免造成滯銷。
(8)如果產品缺貨,可以用不同款式但同—系列顏色相同的貨品墊在第二摞貨品的下面。
(9)疊裝服裝的相關配飾應就近掛放在疊裝周圍,便于附加推銷。
(10)冷色調、大色塊組合適用于貨架的底部
(11)色調的排布自上而下應由冷漸暖,色塊由大漸小
B、掛裝標準
(1)同款服裝應同時連續相鄰掛列3—5件,尺碼要全。尺碼較多的服裝應掛列常銷的大眾適用尺碼。
(2)掛裝產品須保持整潔,有折痕的貨品應先熨燙平整后再掛列。
(3)清除別針、夾子和線頭,紐扣、拉鏈或腰帶應全部就位。
(4)非開襟類或針織類貨品,掛裝時衣架須從衣服的下擺放入。
(5)系列款式的貨品使用同一衣架。
(6)側列掛裝貨品的間距應在6CM—8CM之間
(7)掛裝尺碼序列應從前往后、尺碼由小到大:從外到內,尺碼由小到大。
(8)正列掛裝顏色漸變從外到內,從前到后,由淺至深,由明至暗。側列掛裝色彩漸變,從前到后,從外到內,由淺至深,由明至暗。
(9)同類、同系列貨品掛列在同一展示區域內,男、女裝服飾應明確界定,分列展示。
(10)服飾掛裝與地面距離不應超過15CM。
(11)貨品污損后,及時清潔、處理和更換。
(12) 將主推商品或色彩強烈的商品放置與主墻面,使顧客明確商品主題
(13) 掛裝區域的就近位置,應擺放模特展示該區域掛裝的服裝。同時配置POP。
C、標價牌要求:
(1)標價牌內容須打印或正楷書寫。
(2)標價牌嚴緊出現涂改現象。
(3)同一專柜標價牌須擺放在同一位置。
二、陳列事項:
A、陳列范圍
(1)黃金帶(80cm—120cm)最容易看見、接觸的空間,陳列主力商品、重點商品、季節商品。
(2)黃金帶以上(120cm—180cm)及黃金帶以下(60cm一80cm)……次于黃金帶易看見易觸的空間,陳列準主力商品及一般商品。
(3)庫存空間(0cm—60cm)陳列低頻度商品,陳列補充庫存品。
(4)準庫存空間(180cm—210cm)陳列補充量感的庫存品。
(5)氣氛空間(210cm以上)陳列樣品或色彩利用。
B、禁忌事項
(1)產品無系列的配襯,單款零散銷售。
(2)將貨品與無關聯的道具和POP組合配置,主題不明。
(3)POP殘損、過季仍未替換。
(4)在貨區的墻體、鏡而、貨架等處隨意張貼飾物或POP。
(5)過多擺放獨立和零散的,用于點綴的擺設,與產品推廣主題無關,不能產生與顧客審美的呼應。
C、陳列更新
(1)各展示區定期設立新焦點,同時使用新款POP。
(2)經常更新產品的局部展示形式或全部調整位置。
(3)每l—2周重新規劃貨場的貨品陳列格局及模特展示。
(4)每3天更換一次模特及掛裝展示的服飾配襯。
(5)缺貨時盡可能將適合掛裝的產品展開掛列,并多元化組合配襯,減少貨區窄擋。
三、色彩搭配
A、色彩分析
(1)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色彩的相貌和彼此間的區別。
2)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深淺)。不同顏色相比較的明亮程度,如:赤橙黃綠青藍紫中,黃色明度最高,蘭色、紫色則最低:同一顏色中,加入黑色后,明度降低,加入白色后,明度升高。如淺紅的明度高于大紅,大紅又高于深紅。
3)純度:指色彩的鮮艷程度和顏色中所含彩色成分多少,是顏色的純粹程度。例如:黃色中摻入一點黑,或其他顏色,黃色的純度就會降低,顏色略變灰。
(2)色彩的感覺:
1)色彩的冷暖感:
紅色、橙色、黃色為暖色系:藍色、藍綠色、藍紫色為冷色系。綠紫色和無彩色屬于個性色。在無彩色中,白色偏冷,黑色偏暖。
2)色彩的輕重感:
由色彩的明度決定。明度越高分量越輕;色譜中,黃色最輕,紫色最重:白色輕,黑色重,
3)色彩的遠近感:
由色彩的純度決定。純度高的往前進,純度底的往后退。可以形成色彩的層次。
(3)色彩具有的形象
高級感————金、銀、白
低級感————橙、紫紅、綠、黃、黃綠色
熱鬧感————橙、黃、紫紅
寂寞感————灰、藍灰、明灰
快樂感————黃、橙、水藍
寧靜感————紫藍灰、明灰、水藍
(4)組合色彩的形象
溫暖感—一—一暖色與暖色
清涼感————寒色與寒色
輕快感一一一一高明度與同類色的組合
穩重感————低明度與同類色的組合.
華麗感————高彩度,色相環上互相遠離的色彩組合
普實感————低彩度,色相環上相離的色彩組合
摩登感—一—一灰色與鮮艷色彩(純色)的組合
庸俗感————以茶色為主體的配色法
績構感————黃與黑、紅與黃等配色
理性感————白與青綠等配色
沉著感————茶與藍等配色
活潑感————黃與明綠等配色
年輕感————白與粉紅等配色
平凡感————綠與橙等配色
B、基本配色:
(1)同類色相配:
指深淺、明暗不同的兩種同一類顏色相配,比如:青配天藍,墨綠配淺綠,咖啡配米色,深紅配淺紅等,同類色配合的服裝顯得柔和文雅。
(2)似色相配:
指兩個比較接近的顏色相配,如:紅色與橙紅或紫紅相配,黃色與綠色或橙黃色相配等。近似色的配合效果也比較柔和。
(3)異色配合:
指兩個相隔較遠的顏色相配,如:黃色與紫色, 紅色與青綠色,這種配色比較強烈。
(4)補色配合:
指兩個相對的顏色的配合,如:紅和綠,青和橙,黑和白等,補色相配能形成鮮明的對比,有時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5)準補色配色:
紅與綠、藍與黃綠等,補色前面的『準備色』,其配色成為非常華麗的組合。
(6)無色彩和有色彩的配色
無色彩與有色彩的組合情形最好是以『明度』為中心來進行配色。因此,明度(明亮度)差距愈大,愈能有強烈的感受,能強調有色彩具有的感覺。明度相近,純粹色彩的組合,能強調摩登的感受。
C、設置焦點
(1)彩虹式:
用于產品色彩豐富的店面,可以將產品依照彩虹的顏色組合陳列:使用于貨品顏色較多,風格活潑、年輕的品牌。副產品如領帶、絲巾等也可以適當應用。
(2)琴鍵式:
又稱跳躍式。可以運用產品的深-淺-深-淺間隔陳列。也可以利用商品的長短穿插組合陳列。用于商品系列化、組合性較強的品牌。
(3)漸變式:
運用同一色系不同深淺的產品,組合陳列,創造富有層次感的陳列效果。適用于各類服飾的陳列展示。
B、掛裝標準
二、陳列事項:
三、色彩搭配
(2)色彩的感覺: